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思品课开放

——连动导学”实验

我们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育的现状,开展了为期六年的小学思品课“开放——连动导学”教改实验。

所谓“开放”,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各科相互渗透,联系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育人网络。所谓“连”,就是知识的沟通,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形成知识结构,使单一的教学活动形成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习、形成和发展社会性行为。所谓“动”在于学生动起来,让枯燥的死知识“活起来”,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实践,由被动变主动,让学生“活”起来。所谓“导”,就是导行,按照课文蕴含的观点,提出合理、适度、具体、明确的行为要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行为训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所谓“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向课本、向家庭、向社会学习一些基本知识,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在道理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提高文明素养。

一、实验目标

建立“开放——连动导学”的教学体系。此项实验是以“开放”为指导,以“喻理”为基础,以“导学”为中心,以“方法”为主线,以“连动”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

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必须为人师表,争取学生的敬重。必须认真思考思想教育活动的阶段组织实施工作,增长教育才干。

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通过学习诱导,情感陶冶、意志锻炼,养成习惯,升华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基本框架

┌→中心沟通(主题教育)┐

││

┌─连├→纵向沟通─—横向沟通│学┐

开││(系列教育)(各科渗透)││

放│└→发展沟通(迁移扩展)┘│育

放│┌→课内活动┐│人

└─动││导┘

└→社会实践┘

2、操作方法

以“开放”为指导,以《思想品德课》确立教育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教育,各科配合突出主题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以“连动”为手段,小学德育工作是使小学生学习、获得、形成和发展良好思想品德行为的教育活动,利用《思想品德课》,通过中心沟通即确定教育的主题;通过纵向沟通即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突出主题教育;通过横向沟通,即各科教学拓展主题教育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导行反馈;通过发展连动强化主题教育,即迁移——导向行动;扩展——升发境界,通过“学”中“导”、“导”中“学”,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中心沟通,就是根据思品课内容确定教育主题,引入观点,拉开序幕,提出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纵向沟通,就是围绕教育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分解、内化,加深理解,体验情感。横向沟通,小学各学科协调配合拓展主题教育思想,深挖内涵,深化主题。发展沟通,通过以上各条教育途径相互联系,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品行并及时得到反馈,进而强化主题教育,促进学生品行深入发展。


(未完,全文共3703字,当前显示12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