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校党委书记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艰难曲折的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在这一伟大飞跃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去的五年多来,学术界针对执政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了一大批学术成果,文化自信日益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当然,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面临着不少挑战,诸如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还不高,学术原创力不强,学术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学风问题还比较突出,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的状态。总之,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再生产过程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价值和中国话语还有待进一步总结凝炼,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力量还需要更加自信地彰显。十九大报告中有关文化自信的表述,为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

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6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就已经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十九大报告中则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作为更基本的力量,充分地说明了作为文化自信重要推手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联系中国近代实际,从新文化运动、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策略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成就无一不是在极具原创性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实现的。再放眼世界,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再到后现代运动,“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诚然,坚持实践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继而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想理论积极能动地指导实践的作用是绝对不容轻视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口,一切都不是现成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引领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二、坚定文化自信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未完,全文共3148字,当前显示10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