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的一点体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下发过四个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用了四个“不仅而且”,即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应该说,这四句话引证了整个文件的核心主题——促进农民增收。围绕这个中心,文件出台了关于发展粮食生产、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等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因此,深入领会好、贯彻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就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就我县而言,全县32万人口中80%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增收就没有全县的富裕和小康,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县的繁荣和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全县上下扎实苦干、顽强拼搏、努力克服前进中的种种困难,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随着宏观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深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县域农民增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农产品卖难、农业投入少、农业科技投入率亟待提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等现象相继显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结构层次有待提升。目前县域农业在注重种植业内部品种结构调整的多,而注重大农业和战略性调整的少;注重量的增减多,而注重质的提高少;跟风走的多,而根据市场调整的少;注重生产的多,而提供服务的少,这与全方位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一批实力强、层次高的农业骨干企业带动,农业产业链条短,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只得户自为战,农业资源大多以初级产品低价进入市场,不能做到精深加工,分类开发,导致增值效益流失严重。三是农民就业途径有待拓宽。本土乡镇企业发展萎缩,吸纳劳动力能力差,外地输出又缺乏组织培训和服务,就业竞争力较弱。解决存在的这三个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必须紧紧抓住中央一号文件所赋予的机遇,切实抓好三个转换,促进农民增收。

一、加快产业转换,着力提升农业结构调整层次

过去的农业结构调整被简单理解为调整粮经比,种养比,往往无视市场需求变化,搞一厢情愿,结果大多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今后的结构调整要取得成效,就必须以新思路,应对新问题,求得新突破,牢牢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未完,全文共7812字,当前显示103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