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第一篇:思想汇报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思想汇报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x风靡一时的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挑动了万千观众对美食的向往。饮食文化,有舌尖上的美味,就有舌尖上的浪费。现实生活中,“舌尖上的浪费”更让人心疼。据报道,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餐桌上的浪费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纪委全会上强调“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个号召很快得到了公众的响应,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一时成为舆论热点。

饮食既然是一种文化,那么它的起点就应该是文明,而不是被粗鄙地理解为大吃大喝、铺张浪费、肆意挥霍。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著述《随园食单》的清朝才子袁枚谈到饮食文明时就说,一个食客,应具备的饮食文明要做到五戒:戒纵酒、戒耳餐、戒目食、戒强让、戒暴殄。寥寥数语,表达出对浪费、暴殄、暴食的鲜明观点和饮食审美追求。之于个体,厉行节约是种美德;之于公权,铺张浪费则是腐败。有限的资源,经不起浪费和透支,需要每个人珍惜和爱护。个人如此,机关更应如此。

自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发出厉行节约的号召之后,公款吃喝之风得到收敛。本可靠着年底机关单位检查接待、人情往来赚个盆满钵满的各大酒店及餐饮娱乐机构,如今也是“门前冷落官车稀”,少了往年高朋满座的热闹。遏制一些单位部门浪费,不能靠其自觉,也不能靠公众简单地呼吁,而要让厉行节约成为常态,根本上而言还是要完善制度加以约束。唯有严格的制度,才能把权力关进笼子;唯有机关部门先以有效制度管好自己的嘴,才能占据道义的制高点,引领民众自觉厉行勤俭节约。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不应该只是普通民众的节俭哲学,更应该成为各级机关信守的铁律。

第二篇: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厉行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战国时期,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论断;三国时期,诸葛亮《诫子书》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古训;唐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名言。

厉行节约也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

政府部门应该在全社会带头崇尚节约,真正做到反对讲排场、捞政绩、摆阔气,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做法。在日常工作中,大力倡导节约风尚,使节能、节水、节纸等成为每个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觉行为,避免只喊口号,不拿出具体行动的行为出现。

党政机关带头节约,可以减少资源消耗,节省行政开支,而且能为全社会做好示范表率,引导和推进全社会节约资源,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因此,要确保厉行节约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必须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带头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只有领导干部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公务交往、接待、会议、配车、消费等方面带头改进作风,模范执行各项规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厉行节约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把有限的钱用在社会事业最需要的地方,才能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全党全1

社会的智慧和力量,确保我们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未完,全文共4940字,当前显示133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