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祖国永远在我们心中

祖国,一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看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名字,我心中的思想的江涛在不断的翻滚。回首过去,放眼如今,竟让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同时让我身为一个大学生而为祖国的神圣历史使命将落在我们新一代人的肩上的自豪与责任。

看着那用前辈们鲜血染红的国旗,我仿佛看见了我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用自己的生命所筑成的新的钢铁般的长城。回望往事,一副副激动人心的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

1919年5月4日的这一天,中华历史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三千余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旗帜真正地插上中国这片土地,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五四运动。那时处在黑暗与死亡边缘的中国民族注定由一支新兴的力量带领,带领这华夏儿女走上一条崭新的道路。就在这一“列强瓜分”“军阀混乱”的黑暗年代,东方升起了一道耀眼的曙光,将引着中国人开天辟地的共产党成立了。之后在它的领导下,中国人终于在黑暗找到了一丝的光明与希望,不断艰苦探索。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遵义会议,以至轰轰烈烈的长征,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内战,革命力量不断壮大,红色的旗帜遍布一个崭新的中国。在一片炮火后,一片欢呼声中成立,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主于世界的民族之村。从此,中国人站起来了;从此,中国人民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从此,中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与复兴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而奋斗,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经济建设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时,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仍然是很低的。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前的1928年,这两个比重已经达到45.2%和39.5%。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落后于印度。如钢铁产量,美国538.3公斤,印度为四公斤,中国为2.37公斤;发电量,美国为2949度,印度为10.9度,中国为2.76度。当年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辆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发展工业,改变中国作为农业国的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面前的严重任务。

从1953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大力发展钢铁、煤、电力、石机器制造、飞机、坦克、拖拉机、船舶、车辆制造、国防工业、有色金属和基本化学工业。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工业化建设从此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未完,全文共3585字,当前显示11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