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确定城市交通方式结构的研究

摘要。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方式结构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但在一些城市的交通规划中,交通方式结构的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缺少说服力。作者试图运用城市已有的交通调查资料,从道路网和公交网的发达程度、道路车速、居民出行距离分布特征、出行时耗、经济收入水平等方面,找出城市居民在选择城市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工具之间的规律性,从而能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确定该城市自己的交通方式结构。

关键词:城市交通方式交通结构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方式结构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但在一些城市的交通规划中,交通方式结构的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缺少说服力,并且几个不同类型的城市,交通结构却十分相似,缺乏城市的个性。其实从城市已有的交通调查资料中可以通过深加工,得到许多所需的资料。

首先,从居民出行特征调查中,可以得到居民出行次数和出行距离分布特征曲线。在计划经济时期,厂矿、企、事业单位办社会,住宅和工作地点靠得很近,所以,绝大多数居民的出行距离都很短(图1)。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后,居民对居住地点和住宅类型可以自由选择,加上城市土地功能重新调整,许多原来住在城市中心地区的居民大量迁到城市外围环境更好的地方去,出行距离分布有了明显的变化(图2),他们使用的交通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而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在分析居民出行特征时,常采用出行时间为横坐标,其结果就隐藏了选择出行交通方式与出行距离的关系。

图1出行距离分布图

图2出行方式分布图

其次,在当前我国许多城市中存在大量自行车,自行车出行比例达50-60%,而公交出行的比例仅4-6%。随着居民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提高,他们对出行时耗要求更短,这也是居民在选择机动化交通方式(选私人交通工具还是选公共交通工具)时必然要考虑的。在国内有些城市的交通战略规划中,对远期的公交出行所占的比例定得很高、大于50%,还有的提出要消灭自行车、用公共汽车替代,以整肃城市道路交通,而实际上城市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需求。我以为居民选择出行交通方式时考虑的因素甚多,要有:交通主动权,安全、准时、便捷、舒适,可达性好。其中:出行时耗是一项重要的考虑指标。

骑自行车人的出行时耗(t自):

t自=t骑+t取存=60l出/v自+t取存(分钟)

乘公交者的出行时耗(t公):“

t公=t步+t候+t车+t步+(t换)

=2×60t步/v步+t候+60(l出-2l步)/v送+(t换)(分钟)

式中。l出--居民的出行距离(公里);l步、t步--居民步行到公交车站的距离(公里)和时耗(分钟);t候--居民等候公交车的时耗(分钟);t车--居民乘在公交车内的时耗(分钟);t换--需要换乘的人,换乘公交的时耗(分钟);t骑--骑车出行的时耗(分钟);t取存--拿取和存放自行车的时耗(分钟);v自--骑自行车的速度(公里/小时);v送--公交车的运送速度(公里/小时)。

设Δt=t自-t公

令Δt=0,则t自=t公,联立二式,得Δt=bl出-a-t候(图3)


(未完,全文共3714字,当前显示122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