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标准化的发展与作用
(电信传输研究所)温俊臣
我国电信标准化工作早在5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制定标准,当时以邮电部部发文件形式对传输、变换、终端设备及网络运行、运营计费、电报码等都做了较明确的规定。由于那时我国通信网的构成和业务比较简单,传输系统中有线以明线三路和十二路载波为主;无线以短波和特高频收发信机为主;交换设备主要是人工交换机。解放后,国民经济发展很快,通信线路比较紧张,通信的投资力度较弱,为保证各省与中央的联系,要求通信部门提供更多的通信线路。由于资金不足,不能通过建设来达到扩容的目的。部科技司调动所有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设法改进通信线路质量和增加电路数量。经过广大技术人员的努力,研究制订出“明线八八式交叉”标准。该标准在提高明线通信质量和线路利用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发展计划中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使得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神经系统更加活跃,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大发展。由于“明线八八式交叉”标准促进了通信事业的大发展,给中央各部门解决了燃眉之急,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奖励了标准制订人员,给了他们很高的荣誉。
那时的通信网比较简单,设备比较落后,业务比较单一,我部标准化工作在科技司的领导下,由少数兼职技术人员承担。
1958年到1965年这期间,通信线路发生了较大变化,传输系统中出现了电缆载波系统;无线出现了大容量微波系统;交换系统有了自动交换机;传真和电报技术也得到了飞快地发展,标准化工作的地位随之显得更为重要。
线路增多了,各部门的线路间的干扰已严重地制约了通信的发展。通信是弱电,遭受强电线路及广播干扰比较严重,还隐伏着强电危险影响。当强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地电位急剧上升,或强电线搭接在通信线路上造成通信设施毁坏和人员伤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靠行政命令,要靠标准来界定是非。由经济计划委员会牵头,组织邮电部、铁道部、电力部、通信兵部和广播事业局等单位的专家及主管领导共同研究制订了强电线路对通信线路的干扰和产生危险影响的有关技术指标限值标准,称作“四部一局协议”。四部一局认真贯彻这一标准,指导科研、生产和建设。在强电线路建设中尽量避让通信线路或协调,或采用经济补偿的办法改造通信线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采取经济补偿措施来贯彻标准解决了技术上的矛盾,使得强电和弱电在标准的指导下又开始协调高速发展。
(未完,全文共3221字,当前显示9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