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道路理论研究的路径分析
近年来,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向纵深发展,其影响在世界各国不断扩大,理清第三条道路理论研究的方法,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并把握其精神实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第三条道路理论探索的路径体现为:
一、批判式解构:反思性学习过程
解构,是一种哲学观念,又是一种政治或思想战略,同时也是一种阅读方式(注:王治河著:《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的思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151页。)。表现为对传统理性社会的结构性颠覆,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现代社会的理性模式。第三条道路秉承解构主义的批判性思维方式,驳斥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二元论如微观与宏观、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经验与规范以及类似引起巨大争论的二分法的理论基础,同时,并试图立足于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的情况,通过自身的反思性学习,来检验传统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反思性学习在尤尔根·哈贝马斯看来是发生话语当中,我们用话语把有问题或由于受到怀疑而有问题的有效性要求列举出来,通过论证来决定是加以兑现还是予以拒绝(注: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20页。)。这种反思性学习内在地包含着对过去和现实的批判解构能力。它在第三条道路作者尤其是安东尼·吉登斯的著作中随处可见。这位布莱尔的精神导师在对简单现代化和反思现代化的图表式比较中,明确我们身处在反思性的能动的社会之中。是重新评价既有的价值观念以及制度的过程,是重新认识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及我们自身的过程[1,p31]。这种解构来自于对传统和现实的反思性学习:
(一)对传统理论的反思性学习。这主要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左派)和自由主义(右派)二元对立理论的批判。
1.对社会主义的反思性解构。第三条道路认为社会主义首先是哲学和伦理学上的冲动[3,p3]。虽然第三条道路界定社会主义时非常模糊,他即包含了激进的社会主义(苏联式共产主义),也包含了温和的社会主义(欧美的社会民主主义),但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则趋向于1989之后在很大程度上是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条道路批驳了社会主义对于传统的坚决反对;在人与自然方面,把自然看作是工具和手段而非伙伴;在平等方面,迪尔凯姆发现平等理想与社会主义运用计划控制模式来分配财富之间的张力不断存在,这种“以保护弱者、反对强者”的消除差别的结果平等的控制论模式不仅会导致道德滑坡,而且会出现如马克斯·韦伯和尤根鲍姆-巴维尔克所认为的经济无效益和官僚统治的出现;第三条道路同样认为社会主义与民主关系是含糊不清和自相矛盾的,虽然肯定它在批判自由民主主义方面的进步性,但是他们同样认为马克思的民主观点中的卢梭主义因素似乎很强,与政治多元论难以调和……如果与经济生活的直接控制与平均主义倾向联系起来,这种民主实质上只是提供一种框架,社会主义政党可以通过它安全地掌权并实施他们的改革纲领,扩大民主意味着以这种方式“影响人民”,但是如何使经济生活的合理方面与平等相一致的两难境地依然存在;在福利国家方面,第三条道路批驳了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中央集权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过度干预会导致通货膨胀、财政负担加重、高失业率、官僚政治、寻租行为、犬儒主义、权威主义、逃避责任、缺乏创造性、对改革充满敌意;在生态和全球化问题上,第三条道路批驳原有社会主义对社团主义侧重、充分就业取向以及他对福利国家的绝对强调,使他很难采取系统措施来解决生态问题,在民主实践中缺乏一种全球眼光,因为它与两极化的世界依然保持联系。
(未完,全文共8848字,当前显示145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