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积极性不能被激发?

有一个职业经理人从人际关系培训班学习回到单位,他跟他的副手宣布说他有重大的发现:“你无法激发他人的积极性,作此尝试无异于浪费时间。”从nlp的沟通原理和效果来说,他既可以说是正确的,也可以说是错误的。

或许是因为部分激励性培训课程没有能够很好的让大家维持课堂中的那股激情与感动,离开课堂没有几天又消沉了。于是也激励是没有什么用的,积极性是不能被激发的。

我们不妨考虑一下,如果激发他人的积极性是指把他们发动起来,以便他们在今后的50年里全力以赴地工作,并且不受任何干预,那么,那位职业经理人所讲得不错,我们确实是无法激发他人的积极性。

然而,如果我们考虑的是。了解究竟什么东西能使他人兴奋或消沉,这样我们就能鼓励或协助那些个人去遵循某种行动过程或避免某种行动过程,那么,我们肯定能够相当有效地激发他人的积极性。我们所需要了解的就是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里是按照哪些内感元程序行事的,这样方能形成我们激励沟通的有效框架。

在nlp的中,内感元程序表明了下面的关键事实。当我们与保持自己本色的人打交道时,我们便创造了最佳的互动和合作模式,当然包括激发他人行动的模式。

这里跟大家主要介绍其中的5种相关的内感元程序,为我们的激励激发工作提供一点借鉴:

1、“朝向”与“逃离”

当有人说“我想做这件事或我不想做这件事,因为……”时,我们要仔细地听他接下来说些什么(接下来的话会告诉我们那个人的积极性在特定的背景下是朝向陈述的结果的还是逃离陈述的结果的。

一个朝向结果的人是以积极的方式进行思维的,并且识别他们欲实现的东西。在他们的心中,有着他们想要的东西的形象,因而他们或多或少直接地朝着他们的目标而运动。如果这种“朝向结果”的态度太强烈,那么就有可能表现出攻击性和不灵敏,而不是过分自信。

一个逃离结果的人往往以消极的方式进行思维,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并不需要的内容上。他们对试图逃离的东西要比他们欲实现的东西更加清楚,这种无法表述积极欲望的现象,使他们难以确切地提出任何一种结果性措施。

就激发积极性而言,对一个朝向结果的人,需要从正确的方向上加以指点,并且不时地予以检查以保证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而对一个逃离结果的人,可以通过“大棒”的压力来激发其积极性,但必须小心,如果压力过于强烈,他们会因害怕而拒绝做任何事情。

2、“选择”与“程序”


(未完,全文共2920字,当前显示96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