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理解与认识个人计划总结

一、关于“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解读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不仅仅是教委对我市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

“以学为主”,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突出的是学生学习这个主体,体现的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能力活动过程中的地位。也就是说,学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主体,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

“当堂达标”,强调的是每一节课上的目标的达成,这个目标,无论是显形的,还是隐形的,无论是多重的,还是单一的,都是要求在学习后有所收获,有所成效。这是在学习活动的质量上程度上的具体要求,以避免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

1.“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内涵理解:

(1)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是贯彻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什么是“尊重”,怎样做才叫“尊重”。这是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2)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服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不是就一节课上,不是就一时的表现,而是要在课堂的活动中,看到学生现在的发展,还要看到学生明天的发展,未来的前途。那么我们的每一步教学行为,都要为培养学生的能力着想,为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着想。

(3)致力于教学方式的革新,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探究是促进提升自主学习质量的保证,最终“教是为了不教”;

(4)确立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的活动,是师生双方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提起语文课,一下子就会想到的是老师讲课,现在有的课堂是让学生在讲课,学生怎么能讲好课呢。不过是利用这种形式进行参与和体验罢了。说语文课,不如说语文课是一种活动,一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是双向活动。

(5)关注知识的达成,关注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教为“学”服务

在“以学为主,当堂达标”中,包含四部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我认为,这四个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基本理念。我重点谈“先学后教”、“多学少教”。

“先学后教”,是让学生的学习在先,教师的教在后。那么,先学,学什么,怎么学呢。我认为,这个先学,可以是学生的预习,也可以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预习,是“先学”最具体最集中的体现。

先学的内容①在老师没教的情况下,学生先学习一些比较容易学会的知识内容,比较浅显的内容,在字面上就能发现的问题,并且凭借已有的知识体系能够解决的问题。②先学,是学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学明白的内容,就让学生自己学习,用不着老师再讲③先学,还要通过学习发现自己不明白的内容,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就是要发现问题,查找自己不会的内容,先找出来,先划出来。先学,也要有教师的指导,如给预习提纲,给学案,否则,学生的预习是盲目的,无效的。

预习时不要让学生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些老师在学案中提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本课的主要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但不是在预习时让学生自己解决的,有些问题老师还要借助参考书才能解决的,让学生自行解决,是不可能的,这完全是白费时间,也导致学生照着参考书找答案现象出现,所以说,有些活动完全是我们自己的教学行为造成的。

多学,就是多参与,多活动,多体验,从一个被动接受者、旁观者变成直接的主动的参与者、主角。

后教,就是在学生预习之后,在学生有了亲身感受之后再教。后教,是要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充分活动的基础上。


(未完,全文共6891字,当前显示14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