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最美农民艺术家先进材料

一位农民艺术家的赤子之心

在这位老人家里,艺术随处可见。根雕花架、凳子在屋檐下金光灿灿,堂屋、客厅、卧室、杂物间都挂着字画,摆着根雕作品,连炕上都放着纸笔和字画。他没有工作室,没有书房,甚至没有一张像样的写字桌,但随便一幅字,一张画都让人无法相信,那是在炕沿上创作出来的;他没有拜过师,只帮老师打过几天杂,但上百个印章没有一个不是专业级别的;艰苦的时候,他甚至找不上一张废报纸,一支旧毛笔,但行书、楷书、篆书、隶书他都写得很好。他的很多作品在落款前就被爱好者们拿去收藏,却从未卖过钱。在**的文艺圈子里,没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知道他的人都叫他“刘老师”。

老人叫**,73岁,**镇**村人,性格率真、幽默。从事建筑业40多年后,于**年离开**县第四建筑工程队,潜心研究书画、篆刻、根雕,以此“消磨”时间。

“从念小学的时候就喜欢画画,一直到高中,高三时生活紧张,就辍学挣工分去了。”他说,他上初中时在学校办过一次个人画展,后来就很少有机会提笔了。高三辍学后,为了全家8口人的生计,他先后到公社工程队、**粉条厂、**县第四建筑工程队打工,很少有机会提笔创作,但只要碰见字画,他都会仔细研究,反复琢磨,在手掌上练习。文革十年,他没有提过笔,不敢写,但只要遇见字画或与之有关的文字就偷偷地学习,记在心上。

“上当年没见过宣纸,有几张旧报纸就很不错了,文革时连糊窗户的纸都是缺的,更别说写字。有时候帮队里写个标语、画个宣传画还能得一半张油光纸或者废报纸,那是最奢侈的。”再艰苦的条件也没切断他与艺术的关系,年轻时用过最好的纸是别人作为报酬送给他的白报纸,直到现在,宣纸、毛笔、颜料都是别人送的,以前没用完的白报纸,他还仔细保存着。


(未完,全文共2344字,当前显示7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