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七篇

篇一

曾经有着感情波折的两个破碎家庭,因为离异双方有着孝亲敬老的共同美德而走到一起来。女方**,**市公安局的一名户政民警,带着68岁的患病老母和一个11岁女儿相依度日,一晃9年。男方于成豪,**市万第镇的一名政府干部,照顾60多岁的父母和一个16岁的儿子,承受着工作生活双重压力。2014年8月,**与于成豪喜结良缘,重组了一个7口人的大家庭,从此继续着孝亲敬老正能量的爱心传递。

**为人之道如“婧贤”二字,才品出众,贤惠优秀;于成豪明事之理如“成豪”所表,显豪杰追求。这不是字义上的简单巧合,而是心灵上的默契沟通。正是夫妻二人的孝亲之举、敬老之贤,使得这个重组家庭里的那些人和事儿,成为社会美德的一个缩影,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一种幅射,感动着你,感动着我,感动着他……

他们心里,

只有“亲生父母”和“亲生孩子”

**的家庭是一个重组家庭,对她来说是**年苦苦等待和追寻的结果。自从和前夫分手后,她拉扯着一个时年不满一周岁的女儿,照顾着几近失明的60岁母亲,用超人的坚强支撑着这个孤寡之家。有好心人试着给她牵线搭桥,但都或因老母或因孩子而难以如愿。经历了一场婚姻挫折后,经历了几次再恋阵疼后,**更加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带着母亲出嫁,让妈妈和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家。”2014年2月,有着类似经历的于成豪走进了**的视野。于成豪是独生子,为人忠厚,深谙孝道,上有在乡下务农的父母双亲,下有15岁的乖巧儿子,为组建一个美满家庭,他也顾虑重重,生怕父母孩子受委屈。他和**相识的日子里,发现彼此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在婚姻的实质性问题上,二人道出了肺腑之言:“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不论哪方的父母、孩子都是亲生的,我们只有亲生父母和亲生孩子。”这是两颗善心的碰撞与感召,这是两个家庭深度融合的感情催化剂,这更是孝亲敬老品行的试金石,更是彼此相依相信的承诺与付出。心底无私天地宽。2014年10月,**与于成豪幸福结合,开启了新的生活。

孝亲敬老,

是他们的家庭责任和生活“必修课”

言必行,行必果。对**的新家庭来说,照顾老人、教育孩子是摆在夫妻面前的一件大事。**的母亲1982年患上糖尿病,身体一直很虚弱,父亲1997年遭遇车祸去世,母亲伤心过度,病情急剧恶化入院治疗。在医院下达病危通知的情况,**没有被困境吓倒,她擦干眼泪,坚强地积极鼓励母亲配合医生治疗,终使母亲转危为安。自此,她一个人支撑着这个不幸的家。母亲因糖尿病并发症,引发四肢瘙痒,双足麻木、刺疼,**便自学足底按摩,经常给母亲药浴、足疗,为母亲减轻病痛。2001年,母亲眼底出血导致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不足0.1。为给母亲排解寂寞,**上班时让母亲听音乐、听广播,下班后给母亲读报陪母亲聊天儿。再婚后,于成豪对待岳母胜似亲娘,他和妻子、孩子一起照顾岳母,洗脚、按摩、捶背,孝敬有加,无微不至。

如果说**关心照顾亲生母亲是天理,那么她伺候婆婆就是感动。“婆婆更是妈。”这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了。2014年8月,**和于成豪去看望居住大连市的姨妈,再转程去东北旅游度度蜜月。那天,他们刚到大连,便得知婆婆下楼梯不慎跌伤,胸椎第四五节骨折。夫妻二人日夜兼程返回老家医院,婆婆已卧床不起。婆婆大小便,需要人照顾,**二话没说,拿起便盆就接。面对刚过门的儿媳连蜜月都不能度,婆婆既感动内疚又羞涩不堪,大把大把地掉眼泪。**笑着安慰婆婆:“妈,玩的机会有的是,您把身体养得好好的,就是我们小辈最大的福分。”整整一个婚假,**在丈夫的陪伴下,就这样在一边照顾卧床住院的婆婆,一边照看行动不便的母亲中度过了。


(未完,全文共13073字,当前显示14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