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生态文明的目标

范文一:生态文明_土地整治的新目标e

专家在说

xperts’talk

生态文明:土地整治的新目标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郧文聚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宇振荣

土地整治的新目标

经常听到这样的质疑。耕地红线能守得住吗。应该坚守吗。

第一个质疑的实质是担心,在保障发展的压力下,能不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第二个质疑的实质是外行话,认为坚守耕地红线,就不能保障发展用地;用地供给不足,导致地价上升,进而推动房价上涨。

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实施有效管理,多措并举,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依法用地,在大多数地方,实现建设用地零增长是有条件的;耕地红线能守得住、发展用地能得到保障。我们想传递给大家的最重要信息是,坚守耕地红线,就是在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因为,耕地的功能绝不仅仅是农业生产、食物安全,更是生活空间、生态环境。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就是保护生态文明;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保护、建设和优化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与生存空间。

2010年年底,国务院下发了47号文件,对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要求。其中,第七条有这样的要求:“保持农村特色和风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的传统建筑。”第十条有这样的表述:“要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原则,以耕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目标,规范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内容的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正是基于此要求,中国未来的土地整治工作有了一个新的基本目标:“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的工作内容,使其发挥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是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

土地整理的本质特征是调整人与地的关系,依据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以及资源环境的现实状况和科技进步的可能,对人地关系进行的统筹安排。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土地整治已经整体性地表现出服务于生态建设的特征,城市建设与农村发展都是这样。而现阶段我国大陆地区的土地整治还更多地局限于农村地区,仍处于数量管理的初级阶段。

土地整治单纯追求耕地面积增加,引来不少资源学家、生态学家的争议:我们的后备资源质量差,开发整理可能造成生态问题。现在,土地整治的工作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更加注重质量和生态上来,引入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理念。生态文明新要求的提出,无疑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使我国土地整治工作迈上更高的层次。土地整治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生产能力可持续性、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工程设计合理性和运行管理机制的科学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必须重视和警惕土地整治对大地生态景观塑造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实施土地整治工程相当容易。但是,如果规划设计不当,拆除和恢复原有功能却相当不容易,搞不好反而会破坏生态文明。如果人们处理不当,管理不严,围湖造田、围海造田、陡坡开荒、沙地开荒、草地开荒、林地开荒等破坏生态文明的现象就会重演。

由于土地整治中缺乏对生态因素的重视和考虑,导致工程实践陷入误区,已经完成的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留下了不少遗憾:一是在区域层面上,土地整治区的规划布局很少考虑生态景观因素,往往片面地追求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生产效率,而缺乏改善生活条件

从总体上讲,土地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因素

基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适度拓展土地整治

e


(未完,全文共21442字,当前显示14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