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创新思维深化改革切实促进偏远乡村牧民增收

创新思维深化改革切实促进偏远乡村牧民增收

创新思维深化改革

切实促进偏远乡村牧民增收

牧农民增收问题,特别是促进偏远乡村牧农民增收的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问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县××*乡地处偏远高寒地区,人口稀少,经济以粗放式自然牧业为主,如何在新的发展机遇期,理清发展思路,抓好牧民持续增收工作,是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为此,笔者在“千名干部百驻村蹲点”活动中,通过走访牧户、数据对比、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

××县××*乡总面积1899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00米,年无霜期仅58天。草场以山川、半荒漠类型草场为主,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4500平方公里。主要饲养的牲畜种类有山羊、绵羊、牦牛、马、骆驼等,其中××绒山羊是我国优质绒山羊品种之一。这里气候寒冷,牧草返青迟,枯黄早,牧民居住极其分散,交通极为不便,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全乡辖五个牧业村,共有牧户××××户,总人口××××人。截止20xx年年底,牧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6655元。

二、牧民增收因素的历史分析

××*乡作为一个偏远牧业村,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差,人均年纯收入却高达6655元,有其特殊的原因:

外部因素:县区经济发展带动了牧民增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县经济快速发展,对××*乡牧民增收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全乡牧民收入也和全县经济一样经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从1982年到1992年牧农民收入为持续增长阶段,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36.7,每年增加145.64元。增收因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牧农业生产力,农畜产品产量尤其是粮食产量和绒毛价格大幅度增加,带动了牧民收入的增长;二是牧农村经济逐步突破了单一的牧农业生产格局,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拓宽了增收渠道。第二阶段,从1993年到1998年为牧农民收入高速增长阶段,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每年增长307.47元,主要因素是市场经济拉动畜产品价格上涨。第三阶段,1998年以后,牧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年增收速度仅在一位数内。主要因素是结构调整难度增大,加之自然灾害,种养品种单一,市场价格因素影响,收入增速急剧下降,由过去16的增长速度下降到8,20xx年增速下降到5,牧农民收入呈现低谷状态。

内部因素。一是调整畜产品结构、优化品质、提高效益加快了牧民增收。近年来,××*乡面向市场,大力发展绒山羊养殖,加快绵羊出栏周转,合理发展牦牛、骆驼,控制马匹增长,使畜牧业走上了良种化、周转快、易管理、效益好的轨道,对牧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未完,全文共3398字,当前显示11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