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普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普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xx〕18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全面保护,从静态保护向“活态”整体性保护转变,我县将在“民间民族艺术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对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次更深入地普查,建立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名录”,迎接五、六月份省市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验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其范围包括:民间表演艺术(如我县的药发木偶、布袋戏、提线木偶、龙凤狮子灯、八宝灯、马灯、龙灯、民歌等);民间造型艺术(如竹编、竹雕、制陶、制鼓、木雕、木偶雕刻、木拱廊桥建造工艺等);民间风俗(如百家宴、斗牛、迎神、吊九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就是“民族民间文化”中口传心授的部分。近几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日趋重视。20xx年初,开始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xx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了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xx年10月),成为较早加入公约的国家之一;20xx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xx年。月经国务院审批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有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我县的药发木偶是其中之一);20xx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经被国家列入文化立法十年规划重点项目。20xx年12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我省从20xx年起就开始了民族民间资源的保护工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普查的意义

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是我县人民保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形象地体现了我县人民的内在精神,具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特点,是我县人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生态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资产,挖掘、保护好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丰富我县的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打造我县的旅游品牌,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好事。

随着社会经济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县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民间艺术在濒临绝境、不少民间技艺正在消亡、一些民俗节庆礼仪逐渐被淡忘、民间艺人年事已高……为此,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和普查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二、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现状


(未完,全文共3837字,当前显示12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