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发展壮大我县县域经济的思考(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对发展壮大我县县域经济的思考(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文章标题:对发展壮大我县县域经济的思考(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以区县范围划分的经济活动的集合,自秦推行郡县制以来,就有“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故县治,天下无不治”的说法。专家分析,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增长点在县域经济。党的十六大首次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如何推进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立足资源优势,打造主导产业

发展县域经济,资源是条件,是基础。我县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我们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县情,选准优势,重点突破,择业发展,壮大产业,创立名牌,从而实现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过渡转化。

1、立足水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电产业

(1)成效。我县水能资源蕴藏量达46.52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43.01万千瓦,可开发电源点200余个。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报建和开发电源点203处,装机23.775万千瓦。其中,已竣工投产电站81处,装机9.3365万千瓦;在建电站78处,装机9.013万千瓦;审批即将开工电站31处,装机4.5435万千瓦。通过几年的发展,水电开发成效明显:一是实现财政增税,农民增收。文章版权归文秘114网作者所有。仅20xx年,水电开发实现税收712.4万元,同比增长76;通过水电开发带动了劳务经济,增加了林农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二是带动发展了一批高能耗企业,延伸了相关产业链条。通过水电开发,吸引了大批外来客商投资办厂,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带动了砂石开采、运输、修理、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发展。三是拉通了“两广”通道,开拓了电力市场。通过水电开发,开通了码市—广东连南110千伏线路和贝江—广西西湾镇110千伏线路,成功实现了与“两广”电力通道对接,拓宽了电力市场。四是有效改善和加强了开发区域道路交通和水利设施建设;促进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更新和整体素质提高

(2)问题。一是缺少骨干电源点支撑,电力网络建设滞后。目前,库容量大、调节性能强的电源点少,造成丰水季节电力过剩,枯水季节没有电卖,对整个地方电力销售影响严重;我县只建成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输电线路3条,总长157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9条,总长150公里;10千伏输电线路986公里。现有的电力网络难以承接现有水电开发电量的上网,与水电的终端开发目标要求差距更大。二是对地方财政税收贡献不大。20xx年我县水电税收共实现712.4万元,但地方实得仅有316.61万元。其中,地税收入242.4万元,根据优惠政策需退税181万,减去地税征收成本15.19万元,实得地税46.21万元;国税收入470万元,地方财力308万元,减去国税征收成本37.6万元,国税实得270.4万元。与周边县比差距也较大。蓝山县已开发10万千瓦,占全县技术可开发量的80%,年发电2.28亿度,上网1.8亿度,水电企业年收入约1亿元,实得税收800-1000万元;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已开发45万千瓦,占全县技术可开发量的95%,年发电16亿度,上网15亿度,水电企业年收入7.8亿元,实得税收6000--7000万元。三是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少数电站在开发过程中不注意保护环境,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开发区域生态植被,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四是经营体制不活,竞争力不强。水电龙头企业在管理、经营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抗风险能力不强,水电产业比较脆弱。


(未完,全文共14017字,当前显示147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