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数字城管信息采集管理模式探索

信息采集管理模式探索

【摘要】信息采集是数字城管受理城市管理问题的主要来源,采集队伍的稳定与否、采集公司的管理能力、监督指挥中心的检查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采集质量的高低,本文结合海宁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工作情况,探索采集管理的模式。

【关键字】信息采集管理质量模式

信息采集作为数字城管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在案件的快速交办、迅速处置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千里眼”的作用是数字城管工作的重中之重,xx数字城管运行近3年来信息采集员每天上报、核查信息在xx条左右,这个数字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城市存在的问题。虽然各网络成员单位已逐渐形成快速接收问题、快速处置问题、快速反馈结果的运行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管理工作向更高、更快、更精细的方向发展,但与预期还有所差距,群众时有怨言,市容仍存在“脏、乱、差”现象,如何提高采集队伍素质,准确、及时、有效地上报问题,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采集员队伍,还值得我们深思。

一、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信息采集在城市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信息采集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采集的时效,而这些因素普遍受到信息采集员自身素质、采集公司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引导三个方面影响。

(一)采集员自身素质。目前相当数量的采集员存在着惰性思想和畏难情绪,简单问题,赶紧上报;复杂问题,控制上报;风险问题,尽量不报。采集员的自身素质不高造成“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由于信息采集工作的特殊性,采集的信息的数量与巡查频率、检查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采集员大部分来自下岗、失业人员,虽然珍惜采集工作,但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案件尺度的把握不准确且不愿意多思考总结,大部分人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参加工作;另一方面,在采集工作中不了解领导的想法,不考虑百姓的问题,对于领导关注的内容没有及时上报,对于百姓反映的问题由于存在安全风险视而不见。

(二)采集公司管理。采集公司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采集员的工作效率,采集公司在监督指挥中心与采集员之间不仅要做到长传下达、下情上传,更要为中心出谋划策,为采集员指导工作,目前采集公司普遍存在被动管理现象,日常管理中缺乏主观能动性,遇到突发情况缺乏预见性,没有主动承担起信息采集在重大节日、突发事件、灾害性天气面前的作用。

信息采集公司作为数字城管的劳务外包单位,服务期只有一年,对新接手的采集公司而言,了解采集业务、熟悉采集人员、发现采集问题、制定整顿方法需要半年左右时间,对于采集业务延续的不确定性导致采集公司以无过就是功的心态开展工作;对于采集员的管理根据中心考核办法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避免或者减少扣款为原则,尽最大限度的保障自身利益,因此工作中缺少积极思考、主动承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采集公司的驻地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信息采集队伍的团结协作能力,有些项目经理在管理中不够强势,而面对的采集员又是参与采集工作的“老兵油子”,从而产生管理者受制于被管理者的局面,导致中心的指令无法下派,采集队伍勾心斗角,管理人员精疲力竭。


(未完,全文共3862字,当前显示12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