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的思考
精准扶贫,精准是手段,扶贫是主体;精准是途径,扶贫是目的。根据国家扶贫办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的有关政策和要求,今年以来,**扶贫局在省市扶贫部门的指导下,扎实开展了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贫困村及贫困人口识别工作已全面完成。下面就实施精准扶贫谈几点思考。
一、**基本情况
**地处**省西南部、**山南端、黄河中游东岸,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全县国土总面积1777平方公里,辖3镇5乡、79个行政村、567个自然村,总人口11万,其中农业人口9.4万人,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2年列入**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通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开展,全县共识别出贫困村61个,贫困户12603户39732人。
**盛产苹果,是中国苹果之乡;**苹果享有“中华名果”的美誉。**耕地总面积30万亩,其中苹果面积28万亩,挂果面积16万亩,年产值4.5亿元。全县80%以上的农民80%以上的经济收入来自苹果产业,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县群众的特色支柱产业。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7.66亿元,财政总收入2.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62。
二、贫困状况表现
一是家庭居住条件差。主要表现为贫困人口居住在年久失修的土窑洞、土坯房等危房里面,家中几乎无像样的家具和必要的交通工具等生活必需品,且居住地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较差。
二是贫困群众生活困难。主要表现在家庭成员饮食情况长期无法满足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所需,营养不良,身体素质差,有的甚至体弱多病;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资金短缺,靠举债或政府救济维持。
三是生产资金投入无法满足正常生产所需。贫困人口主观发展意愿强烈,但由于资金缺乏,生产投资跟不上,农用机具及农药肥料等生产物资受资金因素制约无法及时足额到位,农业生产效益得不到有效提高。
三、致贫原因分析
综合归纳**的贫困村及贫困人口状况,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差导致部分村整体贫困。包括文城乡、壶口镇、东城乡、柏山寺乡、屯里镇等乡镇的重点贫困村。由于这些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水电等基础条件落后,致使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极为不便;另外,由于这些村的耕地主要为坡地,单个地块相对较小,十年九旱,致使农业产业效益低下,群众收入普遍不高。
二是村集体经济整体薄弱导致各村无力开展村级建设。全县各行政村主要依靠国家转移支付维持正常运转,村集体经济收入整体薄弱,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落后,村容村貌改善及乡风文明建设急需加强。
(未完,全文共3555字,当前显示10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