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法治建设在污染防治中成效与思考
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破坏,不仅局部地区的公害和环境污染事件发生,而且会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淡水资源危机、水土流失、森林资源减少、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类身体健康和人类生存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xx作为世界著名生态旅游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抓好生态法治建设至关重要,法治也是保护生态、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的根本保证,探索xx生态法治建设对生态功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从生态法治建设在污染防治中成效和对策谈点浅见:
一、xx保护生态历史渊源
xx林区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省辖行政区。xx具有显著特点的古老山林特色,既保留了明显的原始古老文化的痕迹,又具有浓厚的山林地域风貌。在红坪、刘享寨相继发现距今有100多年的两块保护山林石碑。红坪的护林石碑立于经坪西沟xx洞口的老岩石上,石碑约一米见方,上镌“严禁山林”四个大字,落款为清同治元年;刘享寨南麓新大路垭的峰峦石壁上,石碑长83厘米,宽55厘米,刻于光绪十三年,上镌“严禁石木”四个大字,这两块石碑是xx古代保护山林的“石碑双壁”,也是保护xx的历史文化,在岁月流逝、人事更迭后保护xx生态的历史记忆,为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xx生态法治建设在污染防治中之成效
xx是湖北长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共有四大水系,分为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堵河四大流域,境内有大小河流317条,其中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条。全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0%,有高等植物3900多种,有各类动物1053种。在生态文明成为共识的今天,xx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绿色就是财富,文明就是优势”的理念,把xx建设成为国家公园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区。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xx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不断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开展区域国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推进了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守护xx绿水青山,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基本制度,围绕山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管控,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强化环评管理,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将生态保护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二)开展污染源普查。林区人民政府对xx林区内污染源进行普查,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及其它产生、排放污染物的设施等;明确普查内容、普查技术路线、普查实施步骤;要求污染源普查各有关责任单位和部门要做好污染源普查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普查责任体系,明确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相关责任,按照依法普查原则开展普查数据核查和质量评估,保质保量全面完成了污染源普查工作。
(未完,全文共6020字,当前显示131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