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银行内控新趋势

银行内控新趋势

20xx年以来,特别是20xx年,我国银行系统曝光了一系列大案要案,这暴露了我国银行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着问题。现在银行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些新业务与传统业务有很大的不同,也蕴藏了新的风险。

控制环境在变化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我们的银行系统在前几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离不开内部控制环境的背景。

在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以后,银行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即银行事件发生后要加强内控。《巴塞尔协议》中已指出银行应加强内控、减少风险,特别强调了三个支柱,即最低资本规定、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但我国银行当前暴露的问题主要是由内控不完善引起的违规的问题,比如说有些权限没有设置好、该注意的风险没有注意到。

我国银行对资金的管理历来很重视,但现在情况有所改变,一些好的监控制度衰退了。通过一些主要的案件可以看出以前的某些优秀经验都丢弃了。所以能把我国银行过去的一些好的控制制度再进一步根据《巴塞尔协议》的新要求从理念与体制上进行改革,切切实实做好,可能就会有所作为了。

关注信用等级转移概率

信贷业务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在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最多。每个信贷员有他的审批权限,传统内控要点就是审批权限,相对来说还比较简单。

对金融机构来讲,《巴塞尔协议》特别强调内部信用管理的问题,所谓内部信用管理是指银行在做信贷时要有内部信用评级。从发达国家来讲,他们考虑信用评级是找一家中介机构,像债券评级那样,银行就根据此类评级建立信用体系。目前的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比较大,环境的变化也非常快,所以金融机构要做好信用评级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却有可能在实施信贷的期间环境发生了变化。例如同国外发生信贷,汇率风险就更加大一点,因此信用等级是不断变化的。

现在研究的非常多的是信用等级转移的概率。比如在美国市场上,你的信用级是aaa,在一年内你的信用级转为aab,以及你转为破产的几率有多大,这就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这就是所谓的内部信用评级管理,不仅是要给你一个评估的级别,而更重要的是要侧重于级别的变化和这种变化的方向、程度大小,要能够确定出变化的可能性,要掌握其变动的趋势。这些数据只能靠银行自己去做,虽然社会也有中介机构可以提供,但是现在非常强调银行根据自己的贷款经验以及以前业务的信息和资料来确定其内部评级所需的数据资料。


(未完,全文共3420字,当前显示97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