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警营文化建设和警察公共关系

文章标题:浅谈警营文化建设和警察公共关系

近年来,北京市公安机关在推进警察文化建设和警察公共关系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特别是20xx年,开展了贯穿全年的警察文化节活动,在塑造警察形象、改进警察公共关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北京警察卡通形象的推出并用以规范民警提示标牌,举办北京警察合唱大赛、礼仪大赛、专题演讲和征文,等等。特别是20xx年10月6日,以"警民携手,共保十六大安全"、"共建安全稳定之都"为主题的"警察开放日"活动隆重举行,把文化节推向了高潮。一天中,各分县局也在自己的辖区同时开放,请群众走进警营。不少参加活动的群众都说,以前觉得警察都是高嗓门、冷面孔,今天通过与警察的"亲密接触",真正消除了误解,感觉与警察距离更近了,警察也变得更亲切了。有的群众反映,开放日活动内容丰富,使我们了解到警察的另一面。警察不是只知道工作,不懂生活和艺术的黑脸汉,警察也会唱歌、演奏......警察变得越来越可爱了。在现场的群众签名活动中,有1000余名群众留下了自己的姓名。一名群众在留言簿上深情地写道:"向公安民警致敬。人民安居乐业,全靠你们的保驾护航。"许多民警深有感触地说:广大市民踊跃参与"警察开放日"活动,说明人民群众非常关注公安工作,非常关心公安队伍,以后要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密切警民关系,为进一步做好公安工作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有效的警察公共关系工作,可以为我们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并赢得人民群众的了解、信任、支持与合作,而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根基是警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基本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理解的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以现代信息传播为手段,以建立互利合作的人民群众关系为重点,以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为目标的管理科学和行为艺术,是以队伍建设与文化建设为依托的形象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建设不仅是活跃队伍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群众路线新警察公众行为与警察文化的方针与实践。

一、塑造警察形象是警察公共关系运作的起点和前提,而警察文化对于塑造警察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警察文化决定着警察形象

警察代表国家履行对社会管理的职能,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和群体的特定性,必然会产生出警察的职业文化现象。警察文化有着自身强烈的职业特点和独特的价值取向,是警察特有的思想、道德、精神、作风、意志、品质、气质、风格、仪表等方面的总和。我们的警察文化产生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是随着警察队伍的建立、成长、壮大和公安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警察文化深受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文化传统可以代代承传、发扬光大。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那些固有的文化糟粕也会随波沉浮、绵延不绝。像对群众"冷、硬、横、推、拖"、徇私枉法、徇情枉法等衙门作风,就是一种封建主义糟粕文化的残余。少数民警举止不雅、满嘴脏话、动手动脚、赌博酗酒、不讲社会公德,等等,更是一种粗俗市井文化的表现。当前还有一种现象,在队伍中、工作中称兄道弟,热衷于庸俗化。糟粕文化具有很强的消极影响,只要它存在,就要释放出能量。在现实中存在着带有职业特点的、迎合糟粕文化的顽固陋习,虽经反复教育整顿也难以根绝。有人说"警察可爱可敬又可恨",在关键时刻,紧要关头,警察真是可敬可爱,几天几夜连续奋战,这种奉献精神值得赞扬和尊敬;但在执行职务时往往又有可恨的那一点,冷、硬、横、推、拖,举止不端。这说明警察的整体形象还不适应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我们在文化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


(未完,全文共6208字,当前显示14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