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强化青少年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思考

道德养成是主体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实践活动,将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内化为思想品德意识,并在内部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将其外化为思想品德行为,反复实践,从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少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只有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培养,根据青少年的思想行为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

一、晓之以理,提高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道德养成有赖于道德认识。青少年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后,就会形成相关的观点,进而变成信念并指导自己。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首先要解决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问题。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赋予关工委和广大老同志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做好这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当代青少年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思想比较开放,自主自信,独立意识强,这些都是将来担负祖国建设和民族振兴重任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教育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有利于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壮大,在多元中树立主导,在多样中谋求共识,才能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教育之功,贵在引导”。要解决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问题,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教育引导。根据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的特点,**市关工委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团结互助友爱、共建和谐社会”电视知识大赛、创造性地举办“文化沙龙”系列活动,通过“话邻里关系,树道德新风”、“助人为乐”、“和谐之美”等36场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题活动,用满足青少年不同需求的内容,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参与互动的方法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了青少年的道德意识、爱国意识。

二、动之以情,培养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

青少年的道德观往往带有情感色彩。青少年的情感体验比较强烈,自尊好胜,自控能力不强,道德认识不够深刻、稳定,其道德判断、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常常受情绪情感的左右。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借助于情感因素,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的、稳固的信念。道德信念一经形成,就会促使青少年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未完,全文共3528字,当前显示114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