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某县“十二五”规划分析探讨

某县“十二五”规划分析探讨

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又将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是从前三十年的第一轮体制转轨向未来若干年第二轮社会转型的过渡,“二次转型目标更高,要使中国成为经济强国,必须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为更长期更可持续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是第二轮转型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因此,“‘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加快推进经济与社会两方面的转型,奠定未来-年中国富民强国的基础”。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部分,县域发展规划也离不开国家的宏观发展规划,但又必须着眼于地方的现实基础。现就我县“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初步的分析探讨。

一、规划指标体系的选择

根据过往经验,发展目标不宜定得过高,而要适度。定高了就会变为“贴在墙上、写在书里的”的口号,成为“无本之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十一五”规划中全县生产总值的目标值定为43.72亿元,结果只有20余亿元,差了几乎一倍,年均增长速度为负2.39%,与年均增长12.5%的发展目标南辕北辙。其中固然有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同时也有期望值过高的集中表现。面对新的形势,对新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就是要在充分评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切实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

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及总体功能区划分的要求,立足于限制开发区的现实基础,以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为宗旨,“十二五”规划应考虑以改进人民福祉为目标,努力克服以gdp为导向的行为,在指标体系的选择上,应着重建立人民福祉指标体系为主,集中反映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公共服务。居民生活体现在收入与消费上,不仅要看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还要看居民的收入、消费结构及生活质量,社会环境保证安全感和政府治理,以群众安全感或对政府满意度、群众幸福指数等民意指标来体现。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设施等等。作为社会建设的基础,经济指标要作合理的安排。

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一)经济发展振荡而行

“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虽历经风雨,但总体趋势仍是稳步向好,为十二五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积累了经验,也展现了严峻的挑战。

经济总量触底回升。根据经济普查结果修正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04728万元,预计为24317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十一五”时期年均略降2.39%。期间经历了、的剧烈波动,到9月才开始回升。

财政总收入由的15373万元增加到的28207万元,年均增长12.9%;一般预算收入由的6733万元增加到的15428万元,年均增长18%;税收收入由的13995万元增加到的26954万元,年均增长14%。

从到,人均生产总值由8534元调为5708元,预计为6755元,区间波动明显。人均财政总收入由427元增加到的650元,预计达749元,增长了75.4%,年均增长11.9%。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由的187元增加到的356元,达409元,年均增长16.9%。


(未完,全文共4314字,当前显示122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