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增收财政支农政策探讨
促进农民增收财政支农政策探讨
一、前言
增加农民收入、建立持续的农民增收机制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任务,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核心。几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破解农村发展的障碍和难题,创新农民增收机制,农民收入连续几年保持在百分之十以上的增长速度,人均收入今年前三季度已超过7000元,位居全省首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当前,我市总体上已进入加速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三农工作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转型阶段,农民增收面临新形势、新问题,农村建设发展还相当不平衡。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然成为财政支农工作的重点。
本课题从本市实际出发,遵循着农村可能的发展路线图,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分析当前农村社会状况,研究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期丰富财政支农的手段,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和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二、我市农村基本现状
(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
1.绝对水平低
尽管全市农村收入水平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是绝对水平仍然较低。全市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为7637元,每月收入仅为637元,远低于同期的社平工资2324元。
2.相对水平低
农村居民的总体收入不仅远低于同期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与同期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2%,而同期农民收入增长为11.3%两者收入水平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二)农村发展还很不平衡
1.农村经济状况不平衡。一是部分村经济发展较好,已实现富村强村目标。部分村充分利用背靠城市天然优势,尤其是岛内农村及处于工业区周边的农村区域,着力发展工业,积极推进股份化项目建设,已实现富村强村目标,当地农民不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也远高于同期城市人均收入水平。二是部分山区村仍处于半贫困、半封闭状态。部分位于老区山区之中的农村,囿于自身的区域位置等原因,一直处于不同程度的半贫困、半封闭状态,有些老人甚至未到过岛内城区。经济发展仍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应对市场能力较差,靠天吃饭明显,只满足自给自足,收入水平低下,贫困人口仍大有人在。
2.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平衡。一是新村建设重点村基础设施大为改善。通过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重点村已基本实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的五化目标,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改善。二是部分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由于长时间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不足,目前仍有部分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表现为排水排污等设施缺乏、道路破旧、有线电视网络尚未覆盖,自来水未通等,所有这些严重制约了农村进一步发展。
(三)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的标志:一是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以上,厦门人均gdp已达7398美元;二是第一产业gdp在15%以下,厦门仅为1.47%;三是城市化水平在40%以上,厦门已达67.7%。
三、现阶段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
(一)“金包银”工程预期收益下降
1.工业区开工不足,“金边”的出租率比预期下降
由于受当前的经济形势影响,新建工业区开工不足,“金边”的出租率比预期下降,一般约为50%至60%,有的甚至于低至13%左右,致使农民出租收入呈下降趋势。
(未完,全文共4483字,当前显示14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