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更加高级的文明形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实质就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建设是在根据生态学原理进行人工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它是自然和人工的结合,力求达到高效和谐,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建设内涵外延都不相同,是两个层次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道德文明、生态消费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等方面的全方位建设。生态建设一般包括以污染减排为突破口,发展低碳、环保的生态经济;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创建,大力弘扬绿色和谐的生态文化三部分。可以说,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情况下,往往把生态建设当成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叙述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这是我党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部署,整体推进。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生态文明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二、生态美市战略的形成过程

我市的生态建设工作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2004年制定了《生态市建设规划》,生态建设工作开始起步。2005年9月,《德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21次会议审议并批准,提出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德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要求之一。2007年,《德州市碧水蓝天行动规划》通过市人大审议,由市政府印发实施。同年,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的总体要求。2008年确立了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2007年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水环境质量出现拐点,区域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为我市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打下了较好基础。

2012年1月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科学发展、生态优先的工作主旋律,要求坚持节能减排绿色增长不放松,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美市的发展战略,指出要放大中国太阳城品牌效应,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形成绿色环保、低碳微排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生态美市战略充分阐述了生态立市的内涵,有利于从感性上认识生态文明的意义与特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本年度八项重点任务之一提到了政府工作日程。


(未完,全文共5987字,当前显示142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