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公务员扶贫工作感悟六篇

【篇一】

作为一名新进公务员,第一次来到乡镇工作。新手上路,镇里分配给我的第一份精准扶贫的工作任务是帮助百济镇南华村其中的2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27名子女申请秋季助学金。

申请助学金的第一步就是要收集每一位学生的在校证明。义务教育以及学前阶段的学生,我就带着申请表到镇、村里的学校为他们盖章办理。而在镇外读书的学生,只能让他们自己开好证明,通过电子版的形式发送。多数贫困户不会使用、微信等通讯软件,在收集材料的同时也能和他们有所沟通,通过交流,我发现,比贫困更严重的是他们心理的“贫瘠”。家庭的成长环境的造成了一些贫困生的自卑、焦虑的心理。一些贫困生在与人交往方面存在缺陷,不够自信,过于低调,不愿主动沟通,甚至与父母也不愿多谈心。除此以外,他们学习成绩一般,普遍缺乏成就感,自信心缺失。

贫困生黄达,就读百济镇中学初三(3)班,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一提到他,学校教导主任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课余时间,我找到了他,他留着一个当下很流行的“锅盖蘑菇头”,在陌生人面前他还有些腼腆。我问他:“初中毕业之后还想读书吗。”他说:“哪里考得上高中,也不想读书了。”厌学的情绪溢于言表。当我问他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时,他一脸的茫然。我也只能告诉他,无论以后怎样,至少要做好一个人,认真生活,孝敬父母,不要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对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你也真不能要求他太多,也许助学金也只是解决了他的学费问题,根本解决不了他内心的困惑。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孩子,毕业之后如果能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对家计还是有帮助的;如果无所事事、感染恶习、作奸犯科,对他的家庭和社会都是不利的。

工作中,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贫困学生施显南、施扬英、施扬福、施扬暖、施扬范、李丽娇都是本科院校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是他们努力的成果,他们就是家里未来的希望。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经过高等教育的人有着良好的素质,我真心替他们感到高兴。李丽娇是广西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大一的学生,她告诉我,她的目标是毕业之后能够进入政府或者事业单位工作。我和他交流了我自身的成长经历,告诉他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怎样去努力,怎么做才能更顺利的实现。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对精准扶贫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群众的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帮助贫困学生申领助学金,是实实在在地对他们进行帮扶,让他们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是家庭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要让贫困学子不因贫困而辍学失学,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读书,是他们摆脱贫困最重要的出路,所以,贫困学生更需要我们用心关注。

【篇二】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斗中,广大基层干部无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从体能方面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作出了不可磨灭和彪炳史册的贡献。多少个废寝忘食,多少个通宵达旦,三过家门而不入,儿子病了没人管,须发疯长无空理,撒泡尿也得憋半天,哪管妻儿老人怨,皆因扶贫大如天……这,恐怕是对全体扶贫一线战斗人员最真实的写照。

乡里某领导干部儿子年幼患病,不得已回了趟家,为了不耽误扶贫工作,在家没待上几天,儿子的病没好完,便眼含泪水匆匆忙忙赶到单位投入到繁忙的扶贫工作中去;某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夜以继日,以至于积劳成疾,患上重感冒和肠胃炎,村里负责人劝他回去休息一下,但他说”轻伤不下火线”,硬是带病工作,从没离开过岗位半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未完,全文共7051字,当前显示14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