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扶贫帮扶工作中的困惑及对策

随着脱贫攻坚持久战持续深入,当前的“硬骨头”越来越难啃,扶贫主体长时间、高强度投身第一线,“厌战”“懈怠”“畏难”“困惑”“急躁”等不良情绪苗头也在部分地方悄然滋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脱贫攻坚的步伐,这也是值得警惕和思考的地方。

(一)扶贫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帮扶成效未形成合力。目前,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认为扶持到户很难出“成绩”。导致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没有把心思用在扶贫到户工作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单位部门和村干部只热衷于争取和实施覆盖面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对于到户产业项目,就业意向等不热心、不主动谋划,实施难度大,不愿投入精力抓落实。

(三)扶贫干部的业务水平、能力跟不上。伴随着战役的持续深入,对扶贫干部的水平、业务、智慧、经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帮扶干部的短板也渐渐凸显。一是时间紧任务重。部门单位的帮扶干部本身的业务工作繁重,一个萝卜一个坑,个人的能力也有限,完成自己本部门的岗位工作就已经身心疲惫了,难以抽时间和花心思精力学习扶贫政策业务应对扶贫工作,而且部分贫困户家偏远,路不好走,走访一次来回一般要一天时间,到了实地能真正为民办实事的不多。二是帮扶干部的业务能力有限。很多帮扶干部不是出身农村,也不是来自农村,没有农村和基层工作经验和经历,所从事的工作也不是“三农”工作,对农村工作不熟悉,帮扶措施和办法不多,平时只是按照文件要求和时间节点进行入户走访慰问,宣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一些惠农政策,或者帮跑跑腿办理落实相关的扶贫政策,没有办法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或者就业,贫困户难以脱贫,就算已经脱贫了也难以巩固脱贫成果,返贫的几率大,没有一套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

(三)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社会各界捐资捐物,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贫困户,当问及打算发展啥产业、如何发展拔穷根时,则不假思索的说:“我现在是三无,无钱、无劳力、无技术,啥都搞不成,你们既是来扶贫的,请你们给我安排低保”。二是就业观念严重落后。相当部分的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一些贫困人口自身具备脱贫条件、却拒不依靠自身勤劳奋斗主动脱贫,处在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的状态,无所事事又过一天。一些贫困村动辄向后盾帮扶单位打报告申请拨款一百几十万,对于某些单位有几个帮扶联系村的,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很大。


(未完,全文共3668字,当前显示10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