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生态贵阳启示录

7月盛夏,众多国内外政要、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云集贵阳城郊、花溪河畔,出席为期两天的2010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会议结束数天后,贵州省息烽县的部分农户,意外地分享了8万元补助金,尽管他们并不十分清楚,这笔钱来自何处。

‘绿色发展——我们在行动’是2010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的主题,开会排放了二氧化碳,为此就要付出代价;息烽县的农民使用沼气减排了二氧化碳,因而得到了收益,这也是我们这次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的绿色行动之一。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秘书长章新胜如是解释。

这个小小的细节或许并不引人注目,却折射出贵阳这座西南名城清晰的发展思路。建设生态文明要惠及百姓,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点明了这一发展理念的核心。

行动的意义,胜过千言万语

行动是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题,只有走一条务实之路,才能事半功倍。

面对各地加快发展的竞争压力,贵阳决策层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转变思路,扬长避短,另辟蹊径,而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被认定为最大的比较优势,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构想随之确立并付诸实践。

2007年12月29日,贵阳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总抓手,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切入点,以建设生态文明拓展、丰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内涵,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阶段性目标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有贵阳特色的创建之路。

2008年10月,贵阳市在全国率先发布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政府廉洁高效等六个方面,分33项指标,定量结合定性,一一量化各项重点任务并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

2009年10月,全国第一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正式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同一年,环保部正式批准贵阳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为了更好实现绿色转身,相应的体制机制也要随之创新。2007年底,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挂牌成立,堪称贵阳市拿起法律武器保护青山绿水的一大创举。

成立环保法庭,是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从法治的层面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纵深推进。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汉宇说,保住青山绿水,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也和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一脉相承。

采取坚实有效的行动,让生态文明走进楼宇、社区、车间、田野。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的双赢。近年来,贵阳市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过程中,主动放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的项目500多个,资金450亿元。

从城市入手探索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落实低碳产业政策、摸索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已成为当前贵阳市推进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贵阳市市长袁周说。仅仅保增长、有速度不行,还必须调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换言之,我们要的是体现生态文明的经济指标。

走进贵州开磷集团息烽磷煤精细化工工业园,或可帮助我们认识何谓体现生态文明的gdp。

园区一面墙上,写着几行大字。三废榨干吃尽、开发新型建材、实现绿色发展。工业园里,一排3万平方米的大棚惹人注目。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说,工厂余热和经处理的废水用于栽花,花是娇贵的植物。鲜花盛开的工厂,最能说明化废为宝,减少污染的效果。


(未完,全文共4420字,当前显示14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