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形势下如何加大源头治腐力度遏制腐败现象

新形势下如何加大源头治腐力度遏制腐败现象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活动领域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腐败现象逐渐增多,腐败金额逐渐增大,腐败领域逐渐扩大,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一再加大反腐败力度,但腐败现象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甚至还有扩大蔓延之势。究其原因,是部分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也是对腐败分子的心慈手软,但同时也因为监督机制的不科学和制度的不完善。

腐败现象屡禁不止首先是干部思想素质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人们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还没有达到“慎独”的思想境界。在这种情况下,外在的约束对于抑制腐败现象的产生尤为重要。从“人性”来看,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的思想又是不稳定的,极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有时就在一念之间,现实中不少人犯错误都在于一念之差。由此可见,思想对人的行为约束是一种软约束,约束力的大小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与外在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所以,单靠思想教育提高人的觉悟来抑制欲望、根治腐败是不现实的。其次,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腐败分子惩治量刑过轻,难以产生警示作用,也根本不足以震慑腐败分子那颗贪婪的心,贪污受贿几十万、上百的,查出来大不了给一个党纪处分,官照样做,干部照样当;贪污受贿上千万、甚至过亿的,查出来也不定就会判死刑,这些腐败分子都心存侥幸,查出来退钱,再拿党票当“护身符”,查不出来就能富贵几代。回想建国初刘青山、张子善为区区几千元就掉了脑袋,相比而言目前的法律法规简直是太仁慈了。同时,就目前监督机制来看,明显存在两个缺陷:一是权力过于集中;二是监督乏力。腐败归根到底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极度地权力澎胀会使“人性”失去控制,腐败的空间广泛存在,导致其滋生蔓延。监督乏力就会使权力失去制约,失去制约的权力就是腐败滋生的温床,必然导致腐败。

因此,要想有效地遏制腐败,只有加强干部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监督机制,重典治贪严惩腐败,从主观上使干部不敢腐败,从客观上不给腐败行为遗留滋生空间。

一、强化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洁从政社会环境,使干部从思想深层“不想腐败”


(未完,全文共4053字,当前显示92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