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强机关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

文章标题:加强机关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国际环境并不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能源危机、经济安全、环境保护、国际恐怖主义一再考验各国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和执政行为。今年,一位中央领导在为中央国家机关上党课时强调“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机关党员干部是我党的主要执政骨干,他们既是政策的决策者,又是政策的落实者和执行者,其思想修养与能力素质事关党的长期执政。加强机关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以下简称“忧患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忧患意识的哲学内涵及历史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和发展的各个环节,反映了现实事物所固有的辨证本性,揭示了事物最本质的联系及其发展的动力、源泉。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动,旧事物的不短死亡、新事物的不断出现、新陈代谢是宇宙永远不可抵抗的根本趋势。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他来自于实践,决定于实践,能动的作用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不断的认识过程,就是寻找真理的过程。真理分为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相对真理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一定层次、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认识真理的过程,就是从相对真理不断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同时又是真理同谬误做斗争的过程。强调机关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就是引导他们主动的科学的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思考、寻找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及其各个环节中影响发展速度、质量的矛盾因素,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与预见性。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在改造机关党员干部主观世界中的应用。

我国有着忧患意识浓厚的文化底蕴,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对国家发展寄予了无限思考和期望,“预,则立;不预则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他们思想的典型反映。鸦片战争后,一批批有着强烈爱国、忧国和责任心的中国人屡屡举起了革命的旗帜,建立了新中国,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天,我们党正在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员肩负了光荣的历史使命。作为执政党向国家政权机关依法推荐的党员,肩负了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与法律意志的重要责任,肩负了在自己的工作中落实党的政策、党的主张的重要责任,这就要求他们务必强化执政意识、责任意识与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的特征


(未完,全文共3057字,当前显示100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