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遏制网上贩枪的法律对策

近些年来,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枪支贩卖活动的案件有所增多,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网络贩枪行为手段新颖,要对其进行规制需要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上做出相关改进以惩治犯罪,并营造安定有序的法治环境预防犯罪,以期实现“网上灭枪”的综合治理目的。

一、网上贩枪呈现的新特点

1、涉枪信息更易获取

网络的信息搜索引擎让涉枪信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程度。不仅是枪支的种类、型号、产地、性能有相关介绍,甚至是枪支零件的图纸,枪支制造、修理、改造、拼装方法在网上也有所涉及。网络已成为获取枪支相关信息的最便捷途径。

2、枪支品种更新迅速

在网络上,能够贩卖的枪支品种更新换代加速。现在一些电池击发的枪支,以及灭火枪、消防枪等用于特殊场合的所谓“枪械”在网上也大量兜售,并受到买家追捧。网络让一般意义上的枪支范围概念被冲淡,死扣法律条文难以规制枪支的众多新型表现形式。

3、网络贩枪更为隐蔽

在买卖过程中,卖方将伪装好的枪支零部件邮寄给买方,再通过及时网络通讯软件,现场传授组装枪支,实现了枪支贩卖的“化整为零”。另一方面,其在网络上的犯罪信息符号也较为隐蔽。另一方面,其在网络上的犯罪信息符号也较为隐蔽。

例如在网络上对“长枪”的代号为“长狗”;标价“10元”实为“10000元”等等,如非“圈内人士”不会了解其中内涵。

还有利用网络游戏中存在着的虚拟武器装备交易平台,散布真实枪支买卖讯息,亦真亦假外人更是很难判断。

4、网络贩枪难以取证

要符合非法买卖枪支罪的构成要件,需要行为主体的买方和卖方对合存在。然而此种对合犯在网络上进行枪支交易时,联络主体均为网络虚拟名称,很难对应网下的真实行为人,让犯罪行为主体处于物理空间“缺场”的情形,给打击此类犯罪带来了难度。


(未完,全文共2199字,当前显示73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