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做好统计服务思路探讨
统计服务是统计内在本质的体现,也是统计的职责所在,是统计回馈社会、回馈民众的有效手段,也是体现统计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其得失成败关乎统计的生存和发展。在统计服务中我们要努力克服影响统计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难点问题,深入探索新时期统计服务的新思路、新举措,建立和完善统计服务的新机制、新平台,摸索和拓展统计服务的新方法、新手段,更加充分地发挥统计的职能。创新服务思路,提高服务水平,推进服务层次,打造服务品牌,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和挑战,也是对统计执政能力一次很好的检验。
一、统计服务面临的问题
一般说来,统计服务涉及两个层面,即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统计数据是基础,统计分析是升华,前者为后者提供条件和依据,后者是对前者内在价值的进一步映证和挖掘,二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
随着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统计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得以显现,统计服务涉及的领域在不断扩宽,统计服务的方式在不断改进,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形势,党和国家和需求相比,与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是六个“不”。
观念不新。受狭隘统计本位意识的束缚,存在统计服务只能由统计部门独有的地主意识,实行走出去战略、整合一切有利资源,推进统计服务社会化方面思想解放不够,办法不多,步子不大。
机制不活。统计服务的组织、产生、提供方式的改进步伐没有较好地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日益增长的全方位、高层次的社会需求,专业分割,条块分割,计划经济条件下统计僵化和机械的烙印较深。
效率不高。统计方法制度及数据库应用技术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局限,领导关心和想了解的资料整不了、搞不到、不想要的一大堆,分析建议时效不强,往往成了事后的报道,鼓擂得勤,擂得响,就是敲不到点子上。
载体不够。主要依靠几种有限的固有方式,开展统计服务。这种情况越到基层越明显,以数据库为支撑,以信息化、网络化为手段,以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为窗口的服务手段太少。
层次不佳。主要受能力和水平的限制,一般规定动作的服务多,独特有针对应变式的服务少;低水平重复的服务多,高层次、有特色首创性的服务少,传统服务方式多,高技术含量服务模式少。
渠道不畅。统计服务传递存在面广线少的矛盾,各节点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而统计本身的掌控和干预力度较弱,传输链路上“掉线”、“丢包”、“阻塞”的现象并不鲜见。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分析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思想观念、基层基础、法制环境、社会意识、统计手段、人才队伍、信息化水平等七个方面。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这些原因客观深入的分析,找出当前统计服务中比较突出而又能够较好解决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统计服务的转变和改善。
二、统计服务面对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来规划和思考统计服务,真正把统计服务融入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去,真正发挥统计服务在领导决策中的作用,力争达到统计服务全面、及时、准确、专业的基本标准,贴近服务,超前服务,做到以下六个“要”。
(未完,全文共4901字,当前显示13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