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文化的建设

一、商业银行内控文化的基本理念

内控文化作为一种产生于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文化现象,既是金融企业多年管理经验的积累,又是企业精神的创新与发展。银行是“在钢丝绳上跳舞”的企业,其着力点就在于内部控制与管理,因此构建良好的内控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最基础的工作和任务。

(一)内控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1]。商业银行内控文化是银行员工在较长时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银行制度安排的认同,是员工的价值观念、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的具体表现。内控文化是金融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所支配的是银行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内部控制才更有实效;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内控文化作为内控管理发挥作用的根基,其培养与塑造也能够弥补具有刚性特征的各种规章制度的不足。

(二)内控文化的四种功能一是导向功能。意识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银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一整套观念来决定行为规范,这种观念首先要以“内控优先”为核心,并最终决定了员工行为规范的内容。二是约束功能。银行通过内控文化的塑造,在组织群体中培养与制度等“硬因素”相协调、相对应的环境氛围,促使组织成员对行为进行自我控制。三是凝聚功能。内控文化是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表明了组织成员共同的理想、希望和要求,因而组织成员对这种群体意识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行动上就会积极参与内部控制活动。四是激励功能。通过内控文化的塑造,可使每个成员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奉献精神,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倡导内控文化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员工建立行为的社会动机,从而调动积极性的过程。内控文化的四大功能是同时作用、互相影响的,最终形成内控文化的功能体系。

(三)内控文化在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重要作用。首先,内控文化是商业银行产生健全的治理结构的土壤。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确定银行内部的利益主体及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组合等问题。对这一系列问题只有依托银行员工对同一理念的认同后,才能在将实现企业的目标变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为,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实现,才能解决企业经营中的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其次,内控文化是商业银行治理结构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缺失内控文化就会使银行员工失去了共同的理念与追求,对各种制度表现出了冷漠、应付甚至排斥、抵触,导致完好的制度得不到贯彻和落实,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其三,内控文化是对治理结构自觉的补充和完善。各项制度都有失效的时候,而当制度失效时,企业经营靠的就是内控文化的“觉悟”作用。构建内控文化,在企业中形成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可以使员工视企业为自己的家,愿意为其出全力。其四,内控文化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创新与完善的源泉。只有在优秀的内控文化指引下,商业银行员工才能产生依赖、合作、诚信,才能使条条框框的制度变成扎根于员工心目中的内在要求,才能创造出生机勃勃富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才能催生出新的、更适合于现实经济的治理结构。

二、商业银行内控文化建设存在的缺陷


(未完,全文共4348字,当前显示13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