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观后感五则
(篇一)
2018年1月19日,有幸跟随着青岛地铁2号线、11号线维保项目观影会活动看了《无问西东》这部电影,看后深有所触,这是一部特别的影片。说它特别,因为它是一部时间跨度长达100年之久的历史青春片;说它特别,因为它看似讲述了四个不同年代清华学子的故事,实则则是通过一种彷徨、迷茫中的青年人的选择,将所有人的命运紧紧的串联到了一起,让善良、真实与人常伴。
1923年北平,清华学子吴岭澜,一位温文尔雅,但内心有一股力量的知识分子,表面看是面临文科与理科的选择,实则则是如何面对真实自己的选择。在泰戈尔、徐志摩等一些列时代大人物面前,他开始思考: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自由。在不断地疑问中,他重塑着新的自己;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求学的一名清华大学学生沈光耀,家境好,学习好,可谓是前途无量,然而在家与国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国家,同时也选择了善良(山里的孩子们等“晃晃”来空投食物的期盼);1962年,学医的李想和王敏佳以及学物理的陈鹏。爱与远方的选择,善良与包容的选择同命运交织在一起,王敏佳与陈鹏依旧是选择在人性曲折里开出善良、包容之花。2010年,广告公司工作的张果果,在充满激烈竞争、算计、心机的行业,没有选择堕落,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与世俗抗争,忠于自己。
四个故事之间,以命运的羁绊,通过吴岭澜的勇敢,影响了沈光耀;以沈光耀的善良,影响着陈鹏;而陈鹏又通过自己的真实,影响了李想及张果果(间接)。在命运面前,他们彷徨过、犹豫过,但是最终他们都选择了真实、善良,这大概就是影片所要折射的主题。
看完影片,他们每个人所做的选择,只是忠于自己内心真实的选择。当他们坚守了善良,坚守了真实,并一代代传递下去的时候,影响的确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他们的善良,是属于世界的善良。在快节奏的今天,大部分的人,可能已经忘记了纯粹的善良,已经没有办法去勇敢地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了,但是正如电影里所说的,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从过去的“善意”里积累而来的,愿生而为人,务必善良,愿听从己心,无问西东。
(篇二)
在看到《无问西东》的时候,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就是好的电影也不是搜索来的,而是一种不期而遇,美好而惊奇。观后更是一种触及灵魂的良心之作,影片的表达方式以及情感诉求我们可以用高级来形容。
整部电影的构思是通过时空的逆推进,让观影的我们开始有些奇怪,但是随着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出现,再将所有的环节正面推理,就得到了完整的故事情节。这样的时空布局,恰似我们的一生。
开始的迷茫与无头绪是我们的开始,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接触跟多的人与事,开始不同程度的绽放人生,我们渐渐地明了了我们的人生方向,但是岔路很多人生路,容易迷失了自己。我们很难保证在一条路上走下去,我们纠结,矛盾,自我怀疑,自我肯定,终于在丢失的一角,寻得初心,刹那,明媚的阳光照亮了前行之路。
在整部影片中时时四个时代,四段故事,观影完毕,我们寻得一条明显的人物关系线。
战火纷飞的年代,艰苦求学的场景,一场场,一幕幕那是民族的脊梁。
当无情的炮火狂轰滥炸时,茅草屋下放不下一张课桌,大好年华,纷纷走向战场。
“我们从来不缺完美的人,而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诚意、无畏和同情”,所以有了故事的延续,有了善意补给下的生命传承,有了和平下的又一段的人性善良的美好与胆怯的救赎。
当代人无所不在的虚荣,在特定的年代就是要命的毒药;羡慕嫉妒恨的玩笑语,就成为杀人的利器;一时的妥协与怯懦,终将背负一生的内疚去救赎;无心的宣泄,成为自我了结的终章。所有的一切的黑暗、肮脏、丑陋都没有关系,在那样的乌云蔽日中,还是会有阳光,有爱,温暖着那颗不可救药的心。
(未完,全文共5170字,当前显示14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