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2018年两会学习纪检监察法出台的心得原创六篇

篇一

监察法的正式出台,标志着反腐败国家立法的建立,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法律依据,在国家法治建设史和纪检监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体会一。监察法的制定,彰显了党统一领导下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态度,是党心民心所向。通过制定监察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中形成的新理念新举措新经验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成为国家意志,巩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实现立法与改革相衔接。监察法开宗明义,明确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总则”,忠实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彰显了党统一领导下反腐败的决心和意志。

体会二。依宪制定监察法,顺应了新时代法治要求。此次监察法立法,从积累试点经验到形成监察法草案,再经过公开征求意见、不断完善草案,科学民主立法成为一大亮点。立法过程坚持以宪法为依据,相关内容及表述与宪法修正案关于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相衔接、相统一,使监察法于宪有据,顺应了新时代法治要求。监察法对监察机关的职能定位、监察范围、监察职责、监察权限、监察程序、法律责任等做出了规定,针对原有监察体制机制监察范围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专责和集中统一不够的问题,将六大类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监察范围,弥补了过去行政监察范围过窄的短板;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推动机构、职能和人员全面融合;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并严格规范监察程序,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法治难题,使国家监察权力依法运行,反腐工作法治化上了新台阶。

体会三:学习贯彻监察法,需要我们用法治思维履行监督职责。首任国家监察委主任杨晓渡说:“我们做的大量工作,是日常‘拉拉袖子’、提个醒的工作,是监督的工作,是防止人由犯小错误变成犯大错误。”可见,实现对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首先是监督全覆盖。无论是纪委,还是监察委,首要的职责都是监督,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上是高度一致的,目的都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执纪监督部门的职能定位是对联系地区和部门的党组织、党员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开展日常监督。贯彻监察法,学会用法治思维依法履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抓好经常性思想教育。通过提醒教育、以案说纪、典型案例剖析等,早筑“防火墙”、常敲“警示钟”。抓好信息采集。采取参加会议、听取汇报、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专项检查、专项治理、巡视巡察审计成果利用、抽查核实、党风廉政意见回复、考核、排查廉政风险点等方式发现问题,开展日常监督。抓好督促整改。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做到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完善落实整改情况报告、通报、公开、跟踪督查等制度。抓好廉政档案建设。动态更新,规范存档,准确反映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面貌。

篇二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关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这将对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一、监察法出台的背景以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且巩固发展。但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还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机制上还存在着体制机制不畅、资源力量分散的问题。


(未完,全文共6653字,当前显示143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