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五民活动”是“三级联创”的实践和破解“三农”问题的载体

“五民活动”是“三级联创”的实践和

破解“三农”问题的载体

县委为提高县直涉农部门和乡镇站所服务“三农”的整体水平,决定开展以“五民活动”为载体的基层涉农部门和群众满意乡镇站所创建活动,为新时期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三级联创”目标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民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是我县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优化环境、拓展功能”的总体要求,破解“三农”问题,丰富“三级联创”活动内涵的新举措,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供了实践载体。“五民活动”(即:“素质带民、作风亲民、制度便民、帮扶助民、业绩问民”)促使我县县级涉农部门和乡镇站所“心”入群众、“身”入基层,提高了单位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五民活动”是“三级联创”活动开展内容的具体化,是转变和加强我们执政能力、密切群众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新时期党建新发展的有益探索,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载体。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重创建、重质量、重效果的观念,坚持自身建设,帮扶工作两线运行,建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机制来开展好“五民活动”。

一、开展好“五民活动”,更好地破解“三农”问题

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不断深入,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回升,农产品价格上扬,但受工业品市场影响,农业比较效益仍然较差,当前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涉农干部的素质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存在着认识不足,观念不新,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缺乏,工作方法简单,实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够等问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深入开展“五民活动”就是要通过广大涉农单位及干部的“带民、亲民、便民、助民、问民”的实践,把“三级联创”的要求落实到农业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去。

⒈“五民活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县提出的“五民活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寻求破解“三农”之路,促进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从而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生产力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开展“五民活动”不仅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有助于我们把政治与经济统一起来,进一步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增强领导经济建设的本领,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五民活动”内涵丰富,素质带民开民智、作风亲民增民识、制度便民解民忧、帮扶助民给民富、业绩问民安民心,使涉农干部和群众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发展意识、赶超意识得到了增强,使农民围绕市场转,抓住基地干,努力奔小康。大乌江镇新场村关中村民组在畜牧站干部的指导下,认真钻研农牧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户均种植优质皇菊草亩,养牛头,养羊只以上,户均全年可增收元;全镇组织实施的优质双低油菜工程,做到了“三个调整”:一是调优,发展优质品种;二是调专,满足企业加工需要;三是调大,规模调大,全镇以上的油菜都是种植的双低优质品种,部分村还实行了订单生产。关塘“龙井”牌泡辣椒的发展,全镇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的开通,“四在农家”示范带创建的落实,充分说明了素质带民是基础、作风亲民是保证、制度便民是目标、帮扶助民是中心、业绩问民是措施。我们要以“五民活动”开展为契机,努力学习和研究生产力发展规律,送信息到支部、送科技到农户,提高我们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基层政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掌握主动,加快发展、保证农村社会稳定、政治安定,真正为生产力发展作贡献。


(未完,全文共4817字,当前显示14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