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经济管理

《农村经济与管理》课程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总论

第一章导言

1.农村的定义和特征是什么

农村是由农民、农户组成的,以经营农业为主、有特殊生产方式的社区。

农村具有以下特征:

(1)以农为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

(2)人口密度较低,素质相对较差。

(3)地缘、血缘关系明显。

(4)地域特征明显。

2.农村经济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农村经济是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称。包括农、林、牧、副、渔、工、商、建、服等所有经济部门或行业。

农村经济的特点有:

(1)主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

(2)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比较发达,西部比较落后。

(3)农业劳动力数量多,素质差。

(4)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任生道远。

(5)土地、资本、科技等资源不足,其它自然资源条件较差。

3.为什么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原因:

(1)农业是人类基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2)农业是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独立和发展的基础;

(3)农业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普遍规律。

主要贡献:

(1)产品贡献

(2)外汇贡献

(3)稳定贡献

(4)劳动贡献

(5)市场贡献

(6)资本贡献

(7)环境贡献

4.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是什么

目标: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2)基本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

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3)农村科技、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更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

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

(4)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5)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并逐步向更高水平前进。

方针:

(1)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

(2)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

(3)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4)实施科教兴农。

(5)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6)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渠道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立足农村,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

进军,发展二、三产业,培育小城镇。

5.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

论述要点:

(1)科技落后

(2)资源不足

(3)投入乏力

(4)社会难题多

6.什么是管理。管理具有哪些职能。

管理是通过组织、指挥、协调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实现群体目标的一种社会职能。管理的职能: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激励。

7.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1)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者兼顾的原则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原则

(3)民主集中原则

(4)实事求是原则

(5)经济效益原则

8.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经济方法

(2)行政方法

(3)法律方法

(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9.简述经济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的定义和特点

经济方法是指依托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杠杆、经济核算和经济合同等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来进行经济管理活动的方法。其特点为:有偿性、关联性、间接性、平等性。

法律方法主要是运用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所制定的各种经济法规、法令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并借助经济司法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方法。其特点为:权威性、严肃性和规范性。

行政方法是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进行管理活动的方法。其特点为:权威性、垂直性、单一性和无偿性。

第二章我国农村经济制度

1.土地制度的概念是什么

土地制度,也称“土地所有制”,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中土地所有关系的总称,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未完,全文共15014字,当前显示14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