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心病科医生标兵事迹推荐材料

篇一:优秀医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in

赵国学:东高社区群众的健康守护者

各位领导、

同志们:

我叫赵国学,是东高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全科医师。今天受办事处领导的邀请,到这里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平时的工作情况,感到十分荣幸。

2004年,那年我22岁,怀着对白衣天使职业的憧憬和向往,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走进了驻马店市东高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一名学生转变成为一名服务群众的基层医生,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隆重的仪式,有的只是心中“救死扶伤、抢危济命”的责任。有的只是成为“群众信赖、医德高尚”的好医生的信念。我是这样想的,在工作中我也是这样做的。下面我就自己行医工作中的几件小事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用爱心换真心。医生的工作就是一个与疾患赛跑的工作,作为医生要想赢得患者的满意,就必须视病人如亲人,充满爱心和耐心地投入并赢得这场赛跑,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疾患之痛。这十年来可以说我一直在这场赛跑的路上,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为了与死神和病魔争夺时间,我无论寒来暑往还是白天黑夜,每天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十点,一直都坚守在岗。即使是休息时间也做到了手机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不分高低贵贱,随时随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患者,决不会因松懈而耽误病情、贻误诊治。社区居民李成群老人前几年由于身患高血压、脑出血,一侧肢体瘫痪行动不便。患病初期经常夜晚心慌胸闷气短、血压不稳。由于老人的孩子不在身边,每当发病时都会给我打电话。病来如山倒。我总是在第一时间带足器械到老人家里巡诊。多次的出诊后,我了解到老人病情相对稳定,多数情况下,出现一些不适也是正常生理反应,造成这种不适更多的是老人心里对自己患病的恐惧和忧虑而产生的心理压力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况,我十分理解老人的处境,并没有责怪老人,而是觉得“心病还得心来医”。我每次过去只是给老人量量血压,和他谈谈心,向他介绍一些疾病知识,帮助他调整自己的情绪,心宁而病除,老人因情绪波动而产生的不适随即消失。在我的跟踪医疗服务下,经过几

年的调整老人病情慢慢好转,现在生活已经能够自理。为表达感激之情,老人的家人多次要求宴请、赠送红包,都被我一一婉拒。现在老人家逢人就说是东高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赵医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在我看来医生的社会价值就在于患者病痛的减轻和康复,身病心病一齐治,心病比身病更重要。给病人以亲人般的关怀,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应有的朴素情怀和职业操守。在从医的十年间,我在东高社区接触过一个又一个像李成群一样的病人,在对他们认真细致的医治过程中也和他们建立了感情,点点滴滴的积累,换来了社区广大居民对我的深度信赖,社区里得到过我医治的病人,给我了这样一个评价:赵医生“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二、认真践行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


(未完,全文共6002字,当前显示11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