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天高任“美”飞

----双促双发教学典型个案

一、设计意图

《黄鹂》是孙犁先生的散文名篇,近年选为高一的语文教材。不少资料认为(包括《教师教学用书》),《黄鹂》一文运用象征手法,用黄鹂来象征文学乃至文艺,言近旨远,寓意深刻,几乎成了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其深刻的反思录。在这类观点的笼罩下,黄鹂的一举一动都与文学史密不可分----根据时间的推移,黄鹂忽而象征“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忽而象征抗战文艺,忽而象征文艺大军,忽而象征文艺美学和文艺前途……尤其令人费解的是,在太湖之滨“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竟然意味着对中国文艺发展前途的乐观预示。


(未完,全文共1493字,当前显示2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