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城镇化道路适合中国

选择城镇化道路,意味着我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将这样一个区域的整体力量发挥出来,而不仅仅是促进其中的城市的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决定的:早期大规模、集中发展的工业化要求发展集中程度高的大城市;后期工业的分散、服务业的崛起以及信息产业发展使城市化更多地表现出分散的特征。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共存的一个十分特别的历史时期: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信息化过程已经开始。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生搬硬套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先集中、后分散的城市化模式,而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新的城镇化道路。

根据理解,我国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模式)必须包含这样两个内容:一是将集中与分散有机地统一起来;二是建立起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体系。这种新的城市化模式本文称为以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中心的城镇化模式,以区别于传统的、单纯强调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模式。体现在实践上,就是要大力发展大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带。

两条不同的城市化道路

一条是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城市化道路,另一条则是以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中心的城镇化道路。

一、跳出旧有城市化思维

这是一条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城市化道路,它主要强调的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其中城市规模或者说城市的集中程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发现,凡是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其城市数量也多、城市规模也就比较大一些。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工业化发展一直是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就形成了一整套长期以来广为人们所接受的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以集中程度为中心内容的有关城市、城市化的理论与政策。这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人们谈到城市化道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是发展大城市呢,还是发展小城镇”的问题。从总体上讲,我国目前仍未走出这种思维定式。

二、什么是“城镇化”

这是一条更能反映现实经济社会空间发展变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它是伴随着现代交通技术、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而引起人类社会逐步地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而走上的城市化道路所产生的相应改变。它的含义在于:交通技术和信息技术使单一城市不断向外扩张,最终将相当部分从传统意义上讲不属于城市因素的资源包括进来了;而且城与城之间通过高速公路走廊,有效地相互连接起来了;城市与附近乡村的联系更加紧密,城乡相互通勤的现象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单一城市与周围的城市以及与它们相近的小镇及乡村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产生各种互动关系,最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区域发展体。在这个有机的区域整体中,既有起主导作用的大中城市、也有起沟通城乡之间桥梁作用的小城市和镇,还有部分分布在城市周围、与城市经济活动紧密联系的乡村地区(如蔬菜种植区、花卉种植区、休闲垂钓区、生态绿化区、乡村赛马场、乡村高尔夫球场等)。我将这种特殊的空间区域称为城乡一体化地区。


(未完,全文共3786字,当前显示122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