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人口因素分析与对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存在大量的非安全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正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发展过程等是影响“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把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放在战略高度,建立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和防范的市场机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文明若是自发发展,而不是在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澳”这是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对人类突飞猛进的工业文明发出的忠告。
21世纪,人类已经认识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不仅影响该国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给全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带来直接威胁。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人口因素分析
●人类的生存、发展状况与资源、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
一方面,人类产生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中,人口、资源和环境一起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人口与生态系统具有统一性;另一方面,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反映了人口发展与生态环境又具有矛盾性。许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人口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生态环境的结果。
●人口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破坏
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和爆发,都要经一个孕育、发展的过程。公元3世纪以前,中国大地基本上保持原始的状态,自然资深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秦朝统一中国以后,由于人口的增加,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人们对黄河流域进行大肆的开垦、森林开始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从当前来看,由于森林资源减少和野外动植物栖息地受到破坏,以及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我国很多珍贵稀有动植物处于濒危状态。这一系列生态环境的不可逆转性破坏正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间接影晌
(未完,全文共2613字,当前显示81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