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大话”文化与青年亚文化资本

摘要由于内地文化生态转型滞后于社会结构转型以及内地青年亚文化的匮乏,香港“大话”文化进入内地后首先以青年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作为青年亚文化资本的“大话”文化,通过塑造青年亚文化的“习性”和“感觉结构”,成功地调节了青年群体在新的社会结构和新的文化生态中的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主流文化的关系。“大话”文化的悖论在于一方面表现出对主流文化的疏离,另一方面则是对主流文化召唤的适时顺应。

关键词“大话”文化;青年亚文化;文化资本;疏离;顺应

《大话西游》在内地首映至今已有10年。这10年中,从最初的遭受冷遇到随后的“高热不退”,从大学校园内的私下受宠到成为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材,[i]《大话西游》创造了一个当代中国电影的传奇。《大话西游》及其所衍生的各种“大话”现象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大话”文化。2004年末,周星驰为宣传其新作——《功夫》到内地多所高校巡回“演讲”,所到之处不仅现场收获了无数学子的狂热和崇拜,而且先后被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工商学院聘为客座教授。[ii]这些事件表明,周星驰其人其作已经“楔入”了高等教育体制,“大话”文化也已经与精英文化“亲密接触”。

考察《大话西游》在内地的这10年遭际和变化,人们自然会注意到以高校大学生为核心的青年群体在其中所占据的主导性地位。但是反观内地对“大话”文化的批评,只有少数学者以青年与“大话”文化的关系为理论视点,[iii]大多数批评还是停留在一般“大众文化”的层面上,而且多集中于解读“大话”文化的种种“后现代主义”特征,诸如戏仿、拼贴、断裂、移植、消解、疏离、互文性、“无厘头”,等等。[iv]笔者感兴趣的问题是:《大话西游》为什么在社会上遭受冷遇后又迅速在大学校园里成为宠儿。这一现象与特定社会语境中的青年群体状况有什么内在联系。《大话西游》及其所兴起的“大话”文化在青年群体处理社会转型时期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大话”文化在建构过程中与主流文化、经典文化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内在张力结构。等等。本文将尝试借助“青年亚文化”理论和“文化资本”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

“青年亚文化”是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提出的一个文化概念。青年亚文化是亚文化的一种,所谓亚文化,是指一个更广泛的文化中的亚群体。据此,青年亚文化可以被描述为某个更广泛的文化内主体为青年的亚群体。“文化资本”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bourdieu,pierre)提出来的,指的是与“经济资本”相对的以文化形式存在的资本类型。“文化资本”是一个人从其所属的团体(如家庭、俱乐部、地区、阶层)所取得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资源,而这些文化修养和文化资源又直接影响到他在文化上和学术上的成就以及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v]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

1、具体的形式,即以精神的或生理的恒久的习性形式存在;

2、客观的形式,即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如图片、图书、词典、工具、机械等)存在;


(未完,全文共11412字,当前显示12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