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是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一、失地农民的总体状况

一失地农民的数量

我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和经济发达地区。国家统计局××年在全国开展了失地农民的调查,调查以人均耕地面积亩以下的农户为主要对象,共调查了户。在这户中,人均耕地在亩以上的有户,约占调查总户数的;人均耕地不足亩的有户,约占,完全丧失耕地的有户,约占。

目前,中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每年约万万亩,如果按人均亩地推算,那就意味着每年大约有万到万农民变成失地农民。年至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共万亩,多数研究者估计,至少有万农民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

这里讲的非农建设使用土地数量,是指依法使用的耕地,不包括违法占用的耕地。为了保护耕地,中央政府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地方政府违规征占土地屡禁不止。据卫星遥感资料,违规用地数量一般占用地总量的以上。许多专家估计,目前失地或部分失地农民的数量可能达万万人。如果违规用地得不到控制失地农民还要大大增加。

二我国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郊区,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人数也较多

近年来,上海市共征用、使用土地约万亩,失地农民的总数已超过百万。年以来,北京市失地农民累计达万。浙江省绍兴县被征地农民占农村人口的。

二、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状况

一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失地农民采取了“谁征地、谁安置”的原则,要求由企业自行安置征地农业人员,但已安置的征地劳动力相当一部分实际处于失业状态。

上个世纪年代中期以来,一些企业为减少冗员而实行下岗分流,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使获得就业安置的征地农民首先受到冲击。目前,上海市已安置进各单位的征地劳动力中,有近的人实际处于离岗状态。北京丰台区卢沟桥乡太平桥村,年土地被征用时,实行招工安置的有余人,从目前情况看,除少数安排在环卫、公交和房管部门外,其他获得就业安置人员以上都已下岗、失业。

二年代以后,各地普遍采取征地时一次性地支付补偿金,让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自谋出路的失地农民,就业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很容易陷入失地又失业的困境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征地数量增加,征地用途和就业市场也发生了变化,征地用于市政、房地产、土地开发和公共设施建设等非生产性项目的越来越多。这类项目单位没有能力安置征地农民,“谁征地、谁安置”的原则已经难以执行,各地开始探索新的安置模式,即征地时一次性地支付补偿金,让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这种安置方式被称为货币补偿。按政策规定,凡采取这一方式安置者可以领取万万元不等的一次性补助费。自谋职业这一政策在推出之初,曾受到了征地农民的欢迎。上海市先后共有万征地劳动力自愿采取了这一安置方式,占征地安置劳动力总量近/。从全国来看,在近几年各地审批的建设用地项目中,采用货币补偿办法的占以上。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非农就业技能,在就业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目前相当一部分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无锡市失地农民中处于劳动年龄段的有万人,其中有固定工作的占,没有工作或只有临时工作的占。

调查表明,个失地农户共有名劳动力,其中征地时安置就业的仅约占劳动力总数的;外出务工的约占;经营二、三产业的约占;从事农业的约占;赋闲在家的约占。

三征地导致农民生活水平下降的现象相当普遍


(未完,全文共5806字,当前显示13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