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这不仅关系到国内需求能否扩大,而且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因此,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的进程,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
一、现阶段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现状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80年代前期曾经有所缩小。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和国家多次调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到1983年降到最小。1984年以后,随着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加上城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拉大。1984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1.71:1,到2000年为2.79:1,2001年和2002年又进一步扩大为2.90:1和3.1:1。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后者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而国际上城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如果考虑到农民的纯收入中有大约1/4用于生产投入,加上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实物性福利和补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差距会更大。
2.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相应扩大。
城乡居民巨大的收入差距不可避免地引致了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差距。从消费总量看,2000年占全国人口总量30的城镇居民的消费总额占全部居民消费的55,这一比例在1978年仅为38,1990年也不过44。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1985年为2.12:1,到1995年扩大为2.70:1,2001年则进一步拉大到3.05:1。1990年至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2.8倍,农村居民只增加了1.8倍;近两年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又有较大提高,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由于收入低速增长,提高极其有限,估计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应在3.6倍左右。从消费结构上看,随着城乡居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2002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前者比后者高10个百分点。
3.城乡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尤为明显。
与城市相比,农村在市政建设上、社区服务现代化上的差距更大,公共产品的提供远远落后于城市。除了交通、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外,在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城乡均有很大差距。当前我国农村除了灾害救济和孤寡老人的“五保”外,广大农民很少得到来自政府的保障,基本上靠自我保障为主。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同城市相比同样存在明显的差距,占人口7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20的卫生资源,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据1998年资料显示,全国农村居民中得到某种程度医疗保障的人口只有12.56,而城镇居民为55.87,87的农民是完全靠自费医疗的。从教育来说,农村居民的教育环境、受教育程度等与城市相差甚远,国家教育经费投向明显向城镇倾斜。农村小学适龄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70.68,而教育经费仅为56.77;农村初中适龄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66.13,而教育经费只占49.87。有关资料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城镇居民平均比农村居民多接受4.5年教育。
二、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城乡差距的存在和扩大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是多种历史和现实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
1.现阶段存在的各种制度性障碍是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未完,全文共4416字,当前显示14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