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进一步健全农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和方向

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维护财产完整,保证会计及其他资料正确和财务收支合法,决策层的经营方针、经营决策能得以顺利贯彻执行,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而形成的一种内部自我调整、制约、控制和平衡系统。它的核心内容是如何通过实施“内部牵制制度”,防范管理不到位带来的经营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控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的管理人员为达到管理目标而采取的组织计划和全部方法与程序。以风险控制为特征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商业银行稳健经营、进而保证存款人利益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

一、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原则1.有效性原则。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执行内控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各部门和各岗位都能得到贯彻实施,任何人不得拥有超越或违反制度的权力。

2.审慎性原则。内控制度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为了使各种风险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以审慎经营为出发点,要充分考虑到业务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设立适当的操作程序和控制步骤来避免和减少风险,并且设定在风险发生时要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补救。审慎性原则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原则。

3.全面性原则。内控机制必须全面、完整,覆盖到各个业务环节和业务部门,不能留有死角和空白点,做到无所不控。业务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失控,即使其他各个环节控制再好,也有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因此,只有坚持全面性原则,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完全发挥作用。

4.及时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改善要跟上业务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开设新的业务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种类,必须树立“内控优先”的思想,首先建章立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即使在金融创新的领域,也不能因为法律没有规定或监管当局没有要求而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对于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业务变化的特点,适时进行修订。

5.相对独立性原则。从整个业务过程来看,各个环节都是整个业务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操作上有连续性;从控制上来看,各个环节的操作又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核查、相互控制的关系。因此,在建立业务过程内部控制时,要保持各个环节的相对独立性,即坚持独立性原则。同时,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应当独立于其所控制的业务操作系统,直接的操作人员和直接的控制人员必须适当分开,并向不同的管理人员负责,在存在管理人员职责交叉的情况下,要为负责控制的人员提供一条向最高管理层直接汇报的渠道。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

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内部经济责任和领导权力控制制度。指以确定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及其人员的经济责任和高级行长、部门负责人的权力为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有部门经济责任制、岗位经济责任制和行长、部门负责人工作权限。

2.内部资产控制制度。指与保护金融资产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如现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信贷资产管理制度等。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指为保证银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而制定的规定、办法、规程,如会计核算办法、会计凭证传递程序等。

4.内部业务控制制度。指以提高经营效率、促使经营目标实现而采取的业务活动程序、方法等,如贷款管理办法、外汇业务操作规程等。

5.内部审计制度。指各级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种内部控制制度,如借款合同审计办法、行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


(未完,全文共4932字,当前显示145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