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边远民族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

试论边远民族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

摘要。解放近六十年来,我省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贫富差距很大。与相对发达的滇中、滇北地区相比,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则处在另一极点上,这些地区多少年来十分艰难、痛苦地挣扎在贫困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具体原因究竟何在呢。,就此对000乡2001年至2004年的经济作深入调查了解其发展落后原由在什么地方。000结合部,全乡有土地面积00平方公里,00000重要通道。我乡共有0行政村0个自然村、10人。0个行政村子、0个自然村、0个生产合作社,耕地面积0亩。

关键词:地方经济发展

0000全乡土地面积249平方公里,人口0人、耕地面积0亩。主要居住00族分别占0%。近四年来农村人均口粮只有0公斤,人均年纯收0元,远远低于全国乃至本省的农民人均口粮和纯收入水平,大多数农民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贫穷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探索的不仅仅是贫穷的现状,而且还有贫穷的过去;需要回答的问题是:

为什么这个地区总是一直处于贫困的境地之中——

一、工农业生产、交通等客观

条件十分落后,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农业基础薄弱。00000乡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乡,现有耕地面积0万平方公里,人均0亩,比全省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0亩还多0亩。但耕地质量低劣,0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差不多占现有旱作耕地的一半。全乡稻田面积中,中低产农田就占了0%。没有灌溉设施的“望天田”仍占相当大的数量(约0%),水利有效灌溉面积不足耕田总量的五分之一。近几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片面抓粮食生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赶山吃饭,毁林毁草开荒,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天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山多陡峭,流径量大,土地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水土流失面积多达0多平方公里,根据有关部门对00江浸蚀模数的计算,每年县境内通过大小溪沟、河流外泄泥沙约0万吨,计有0平方公里耕地的表土被冲刷流失。再加上山区农民耕作技术落后,基本上是粗放经营,施肥少、产前产后服务差,缺乏科学管理,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地方的农民习惯于刀耕火种,不用肥料,不精耕细作,使得土地肥力逐年递减。由于土地的贫瘠,基本上是广种薄收。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干旱、伏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如0年下半年至0年初的干旱持续半年之久,水稻栽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只及前一年的0%;紧接着又暴雨成灾,秧苗长势正旺的0多亩稻田被洪水淹没,其中0多亩被彻底毁坏,造成粮食减产0多吨。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多,农民依附着瘦薄的土地,坐山吃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办法少,一遇灾害就欠收,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从解放初期延续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农业生产方面这些不利的客观因素造成的结果是。虽然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整个农业生产尚在“自给”但不能“自足”的窘况中为解决温饱而奋斗。

(二)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缓慢


(未完,全文共6354字,当前显示123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