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试述新形势下乡镇干部农村工作方法的改进

要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依靠各级干部尤其是直接同农民打交道的广大乡镇干部运用正确的耕作方法,去调动和发挥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农村改革实践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新形势下,努力改进农村工作方法,对于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过去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必须改进

新的形势下,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我们过去一贯以行政命令为主体的农村工作方法日益失去它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主要表现为:

⒈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动摇了原先农村工作方法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生产队是农村生产经营、钱物分配的基本单位,农民能够经常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学习,集中劳动。因而,那时开展农村工作主要是以行政命令为主,农民也愿意接受。但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市场交换在农民积极行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过去那些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也就逐渐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础。

⒉农民获取信息的多渠道,削弱了农村干部的工作权威。过去由于大众传播媒体在农村的覆盖面非常小,农村干部的口头传达就成了农民获取外界信息的主渠道。乡镇干部拥有很高的权威性,农民接受他们的领导也顺理成章。现在大众传媒在农村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农村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增大,农民的社会交往不断增多,农民越来越多地依赖大众传媒而不是农村干部获取外界信息。这就使这种权威性受到严重削弱和影响。

⒊农民思维方式的日益活跃,增加了开展农村工作的难度。过去农民生活在一个几乎封闭的环境中,乡镇干部的话农民易于接受和执行。如推行某项政策,落实某项措施,开展某项工作,只要召开会议布置就可以了。现在农民有了独立的自主经营权,生活在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中,特别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后,农民的自主意识增强了,思想日益活跃,这就使过去以行政命令为主体的农村工作方法很难发挥作用。

⒋乡镇干部工作方法的简单化,造成了农村干群关系的裂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的乡镇干部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要与之相适应。但一些乡镇干部在开展农村工作中,仍然守的是一种计划经济时代的老观念,走的是一条开展农村工作的老路子,用的是一套同农民群众打交道的老方法,政策意识淡薄,群众观念弱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搞强迫命令,“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不但伤害了群众感情,引起了群众不满,造成了干群裂痕,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顺利贯彻落实。

二、乡镇干部如何改进工作方法


(未完,全文共3548字,当前显示110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