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村委会选举中的违法行政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兼谈农民选举权利保障与救济

内容提要。村民选举权利是宪法规定的村民自治权的一种,但在村委会选举中,村民的这一权利却常常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这种行为具有独特的法律特征和特定的产生原因。我国现行法律对违法行政行为侵害村民选举权利的法律规定极不完善,应尽快加以改进。

关键词:村委会选举村民选举权违法行政行为权利救济

依我国《村委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和省级村委会选举法规,行政机关在村委会选举中享有一定的行政职权,但在村委会选举实践中,村民的选举权利却常常受到来自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害。因违法行政行为具有独特的特点,且在村委会选举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特别的危害性,而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又极不完善,故本文专题对此展开讨论,以探求其特点和产生原因及其法律规制与救济。

一、村委会选举中违法行政行为的性质、法律特征及其主要表现

村委会依法实行直接的民主选举,对于既缺乏直接民主传统又缺少民主训练的广大村民和农村各级干部来说都是新鲜事物。由于受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和其它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村委会选举中非法干预村委会选举事务、侵害村民选举权利的违法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地方的选举违法行为甚至相当严重,由此引发了一些流血事件和较多的农民上访活动,不但影响到村民选举权的实现和行政机关的形象,而且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村委会选举中侵害村民选举权利的违法行政行为是指组织、指导村委会选举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的规定,在行使行政职权和履行行政职责的过程中侵害村民选举权利的行为,包括行政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方式。依《村组法》第四条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与村委会的工作关系是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关系,乡镇政府对村委会无直接领导权,村委会对乡镇政府负有协助工作的义务。依各省级村委会选举法规,有关行政机关对村委会选举有组织指导权,并有权受理选举工作的有关申诉、检举和控告等。如《陕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七条规定村委会换届时,县乡两级政府都成立“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其职责包括:

(一)宣传贯彻有关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法规;

(二)制定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方案,确定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方案,确定选举日期;

(三)培训选举工作人员:

(四)指导村民选举委员会的推选工作;

(五)指导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的选举和推选工作;

(六)受理选举工作的有关申诉、检举、控告;

(七)总结交流选举工作经验;

(八)承办选举工作的其它事项。这也就是说,法律法规赋予了有关行政机关在村委会选举中一定的行政职权,行政机关在村委会选举中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既不得超越权限、滥用职权,如指定村委会成员等,又不得消极不作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如不及时组织指导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和处理选举中产生的纠纷等。

侵害村民选举权利的违法行政行为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未完,全文共9145字,当前显示12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