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国家物资储备系统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和市场的实践,虽然在机制、思想上有了较大的转变,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惯性思维”仍然存在,对规范系统内部控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内部控制水平还不高,目前仍停留在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阶段,一些单位的内部控制运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对强化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内部控制重视不够

第一,从理论研究方面看,针对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很少。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针对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内部控制的规范和评价标准,使得实施内部控制缺乏规范的理论指导。专业研究不够,理论指导不足,已成为制约国家物资储备系统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一个突出问题。

第二,从内部控制建设的实践看,内部控制仍显薄弱。国家物资储备系统通过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已逐步走入正轨,但许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仍停留在计划管理时代,甚至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会计控制。这种认识与现代系统管理的要求相去甚远。也有不少单位认为单位发展只要加强对物资环节的管理就可以了,加强内部控制无助于单位发展,只会增加单位管理成本。由于上述思想,单位在管理中忽视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导致单位内部控制不完善的情况长期存在。

二、内部控制不健全、不规范,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现代内部控制理论告诉我们完整、系统的内部控制应该达到以下要求,第一没有内部控制死角,即控制触角涉及单位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并可以进行自始至终的控制;第二事权划分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第三控制程序规范,控制效果良好。

完整性、系统性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当前部分单位虽然建立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总体架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相当多的单位只有业务部门制定的单项内部控制制度且还不够规范,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缺乏衔接,执行起来协调配合较差,造成内部控制各环节职责不明,执行过程中相关环节的执行人相互推诿,难以适应整个系统内部控制的需要。

三、内部控制工作职责不明,监督评价乏力

当前,国家物资储备系统没有专门机构或指定专门的人员制定、评价系统内部控制,也没有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评价机制。由于内部控制职(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责不明确,对系统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么发现不了,要么不及时进行总结,汲取教训,“有章不循”现象时有发生。以致有的控制点(甚至是关键控制点)长期失控也未能察觉,管理漏洞不能有效堵塞。

四、片面强调“成本效益”


(未完,全文共3222字,当前显示101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