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丰富与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与战略任务。治国理念,虽然讲的是国家发展的指导原则,但涉及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方式、执政基础等方面,是关于党的执政经验的理论概括。我们对此加以科学的总结和梳理,将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强国富民的发展理论

中华民族有过光辉灿烂的历史,创造过高度发达的文明,但近代以来却落伍了。落后就意味着贫穷,意味着挨打,所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多少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夙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国家的发展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1956年,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要论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发展走了不少弯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紧接着,邓小平提出,我们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中国更快地发展起来。邓小平有一句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它言简意赅,体现了深邃的思想内涵。邓小平一再强调,加快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要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实现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还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需要有文化知识的人去掌握应用,而教育正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因此“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循规蹈矩的发展肯定不行,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波浪式前进,争取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摆脱贫困,就要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先富地区帮助后富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要把握沿海率先发展的大局,又要把握沿海发展起来后帮助内地发展的大局;检验发展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的这些认识集中代表了我们党在新时期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在认识上的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未完,全文共7263字,当前显示135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